中國人比較靦腆,我愛你,親愛的、愛情這些語詞常常羞于出口。相聲小品一向以貼近現實、褒貶時事為己任,作品表演中,這些語詞經常被羞澀地念成“我耐你”、“親耐的”、“耐情”。
一個“耐”字,誤打誤撞,倒是一語道破世間萬種風情的最根本。
因為需要每天都做同一件事,所以就最難。激情因為來勢暴烈,所以去勢也如山倒。速戰速決、逞一時之能真的不難,難的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天天重復日,嵤。
好比夫妻一場,幾十年恩愛,每日不過上班下班,同鍋吃飯,同枕共眠,偶爾鬧個相思,隔三差五激情粲然;真想熬到白頭到老共化蝶飛,很難,因為千好萬好到了最后,早已灰飛煙滅,等待你的只有一樣,就是“耐”得住。
與此類似的情況,好比不幸患重感冒,每天中藥西藥大瓶小瓶伺候;或者干脆,狠一點兒打比方——得了癌癥,天天要去化療,都上趕著麻利兒就去了,很少有人不堅持。
可是,前有先賢,后有無數健康指南類的報刊, 都曾諄諄教導我們,每天清晨喝杯白開水、能走樓梯就別坐電梯、能走路就別坐車、把時間和精力放在學習和工作上而非胡思亂想自尋煩惱……
這些說起來都是太容易的事,幾個人做到了?
重感冒也好,癌癥也罷,正像一場激情,來得快去得快,大不了一死了之;而日復一日的白開水、走樓梯,就像同床共枕到白頭,平淡無奇一眼望不到頭,所以做著做著就沒“耐”力,歇菜了。
有一種速效救心丸的廣告說:犯了再吃,不如常吃不犯。三國時的劉備給兒子留話: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由此上溯至先秦時代的孔子,他轉引曾子的話說:吾日三省乎己……
古往今來,無數人在重復同一個話題,留下的典籍汗牛充棟,千言萬語匯成一個中心思想,就是堅持,就是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再進一步簡化為一個字,就是個“耐”字。
老派歌手齊秦在一首歌里唱道:生活有點忙,堅持有點難。如此煩亂忙碌的現代生活里,你能堅持嗎?你有“耐”情嗎?
(來源:《中華勵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