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防大學廖作斌教授做客人民網“國防文化系列訪談”,就“在多樣文化景觀中踐行軍人價值”的話題與網友交流。
中華武德源遠流長,在談到如何理解武德建設的意義時 ,廖作斌表示,做人要講道德,從業要守職業道德。醫生有醫德,教師有師德,軍人有武德。武德就是從武、用武之德性!妒酚洝分杏杏涊d“軒轅乃修德振兵”,說明早在炎黃氏族融合時代,軍隊就已經很重視武德了。
武德對軍隊和軍人的生存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武德是軍人做人之本。廖作斌說,道德是人類精神的自律,它如同陽光、雨露、空氣,須臾不可缺少。道德是為人的根本。德是人之心、人之性、人之魂,做人要從德開始。軍人必須有高尚的道德。軍人是社會道德的典范,要當一個好兵,就先作一個好人。
除此之外,武德是軍人成事之基。“百行以德為首”。道德是成就事業的基礎,欲成大事,必以大德。我國歷來強調“不修武德,難成武功”。軍人時刻面臨著生死、義利、苦樂的考驗,這些考驗都是對軍人道德意志的挑戰,直接決定著軍人事業的成敗。
廖作斌強調,武德是軍隊建軍之要。軍事家孫臏指出:“德行者,兵之厚積也”,是把軍人的武德視為軍隊建設的深厚基礎。軍人核心價值觀是軍人道德的聚合點、制高點,是軍人的“精”、“氣”、“神”、“魂”。引導官兵在軍事實踐中修身修德,才能鍛造出拖不垮、打不爛的勝利之師。(記者 黃子娟)
來源:人民網
2012年12月10日 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