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漢字是神傳給人的,它不僅僅是一種語言的工具,從構成的角度來看,它也不僅僅是象形,它其實有很深的道德內涵,漢字本身的結構里已經包含了什么是“道”與“德”,什么是“對”與“錯”在里邊了。舉例說:道德這個“德”字,就代表著古代中國人對傳統道德的理解。
“德”字是由“雙人旁”、“十”、“目”、“一”、“心”組成。左邊的雙人旁,就代表人的大腿、小腿、腳,引申為人的動作、人的行為。右邊是“十目一心”,我們先說這里邊的“一”字。我們現在都把“一”理解為數字,認為一就最簡單了。實際上這個數字最復雜,在《說文解字》里對這個字的解釋最多,里面談“一”是什么呢?“惟初太極,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所以這個“一”它是萬物之祖,是一切東西的始祖和本源。從一中派生出陰陽、派生出天地。
所以這一橫實際就把天地分開了,上面是天下面是地,而“十”就是“十方世界,四面八方”。所以大家看這個“德”字很有意思,在一的上面的“十目”就是說滿天是眼。“一”的下面的心,當然就是人心,所以老天的眼睛看著人的心。過去有一句話“三尺頭上有神靈”“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就是說老天的眼到處都是,滿天的眼看著地上。
這就可以看出古人認為什么是“德”,就是不管有沒有人看著你,有沒有法律追究,你的行為都對得起天地才是真正的“德”。所以這個字的結構里就有很深的道德含意在里邊,而在學字的過程中,通過這個字他就能夠得到教化,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就會去規范自己的行為。拼音化的文字顯然就沒有這個作用了。
雖然“德”字與其它許多漢字保留了過去的寫法,然而在中共絕對唯物論、無神論的灌輸下,很多人早已不知什么是“神目如電”什么是“善惡有報”了。也就漸漸的失去了傳統的道德標準、失去了民族的根。要想重新復興我華夏文明,唯一途徑就是重新認識古代文化,恢復重德修身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