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功夫網訊 2023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2周年紀念日,在這具有重大意義的節日里,有著51年黨齡的著名武術家武世俊先生所創建的世俊武術文化工作室在北京順義區正視成立,并以“愛黨敬師·弘揚國學”為主題舉辦慶典,武世俊師徒30余人及多位武術界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見證。

愛黨敬師·弘揚國學——世俊武術文化工作室成立慶典
武世俊,1945年出生于北平,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現為中國武術協會成員、中國武術八段,曾擔任中國武術院段位制教材編寫組專家、國家武術管理中心段位制武術推廣專家,是國家級段位制考評員、國家級武術先進工作者。1950年,他開始跟隨父親武慶良先生學習宋式形意拳及內功修煉,后又拜布學寬先生學習車式形意拳,為形意拳“邦”字輩傳人。1952年,拜賈虎臣先生為師,學習梅花拳,成為梅花拳第十五代“本”字輩傳承人。1958年,拜李天贊先生為師,學習八法拳、通臂拳等拳種和器械,成為八法拳第三代代表性傳承人。1966年,拜田秀臣先生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1966年,向李子鳴先生求學八卦掌。此外,他還廣學查、華、炮、洪等長拳類拳種和器械,對多門武藝從不同角度與風格上進行了深造,打下了扎實的武術底功,手法準確,花樣翻新,形成一套系統、豐富、風格獨特的武學體系。1967年開始,他正式收徒授藝,至今桃李滿天下。武士俊文武兼修,憑借其深厚的文字功底,撰寫了多部武學著作,均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如《精編陳式太極拳拳劍刀》、《太極拳實用技擊法》、《龍形九式健身法》、《八法拳•八法槍》、《早期形意拳功法修煉》、《實戰刀法》等,并參加由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管理中心、中國武術院組織的武術段位制教程編寫工作,編寫了《武術功法》、《形意拳》、《陳式太極拳》、《長拳》等多部武術教程,受武管中心派遣,赴全國多地推廣并考核武術段位制,赴多個國家和地區推廣武術并進行研究交流。武世俊習武70余年,把大部分精力傾注在中華武術的推廣和發展中,為武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做出了突出貢獻。

著名武術家武世俊
世俊武術文化工作室位于北京市順義區,環境優雅,是在武世俊的弟子們鼎力協助和支持下建成的。工作室的成立,既為弟子門人們提供了學藝的場所,也是廣大武術界同仁共同交流、研討武術文化的絕佳地點。蒞臨慶典的武術界嘉賓有北京武協形意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建華,北京豐臺區武協監事長、北京廣雨文武學校校長劉朝國,北京豐臺區武協副會長、北京鎮國武館館長董伯龍等。來自北京、河北、山西、重慶、江蘇等地的30余名武世俊弟子也專程趕來。慶典儀式由武世俊弟子李亞靜主持。

世俊武術文化工作室

慶典現場
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體參加慶典人員向黨旗行注目禮,表達了對建黨102周年的慶祝。隨后,武士俊帶領弟子們向自己的諸位恩師遺像行禮,并朗誦了近期創作的辭賦《師頌》,表達了對恩師們深切的敬意和緬懷,并教導弟子們要尊師重道、不忘師恩,努力傳承、發揚前輩留下的寶貴技藝是對前輩們最好的尊敬和感恩。作為武世俊的弟子代表,來自山西大同的早期弟子王占斌和北京武協燕青拳專業委員會主任顧慶林先后發言,講述了自己學藝的經過,以及恩師在授武傳藝和為人處世發面,對自己的深切影響,號召廣大同門努力學習恩師的人品和技藝,更好地傳承寶貴的武術文化。武士俊也對弟子們提出了嚴格要求,號召他們德藝雙修,愛國愛黨,力爭早日學有所成,為國家和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陳建華、董伯龍、劉朝國等嘉賓相繼發言,對工作室的落成表示衷心的祝賀,高度贊揚武世俊高尚的武德和精湛的武功以及數十年來為武術文化傳承做出的重大貢獻,祝愿在他們師徒的再接再厲下,取得更大的成就。

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全體參加慶典人員向黨旗行注目禮

“師德堂”懸掛武世俊的諸位恩師遺照

武士俊近期創作的辭賦《師頌》

武世俊講話

北京武協形意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陳建華講話

北京豐臺區武協副會長、北京鎮國武館館長董伯龍講話

北京豐臺區武協監事長、北京廣雨文武學校校長劉朝國講話

來自山西大同的武世俊早期弟子王占斌講話

武世俊弟子、北京武協燕青拳專業委員會主任顧慶林講話

集體合影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