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代宗師狄云龍
狄云龍1905年出生于山東省滕縣(滕州),武術世家,自幼跟隨祖父狄玉清、父親狄興啟晝文夜武。狄玉清先生即山東滕縣(滕州市大洪拳)開山祖馮佩先生衣缽弟子,第二代掌門人、曾在南京等地開設《錦源鏢》自任鏢局總鏢師,曾在南京擂臺擊敗日本搏擊高手,威名遠揚;父親狄興啟先生文武兼備,智勇雙全,《錦源鏢局》少東家,大洪拳第三代掌門人,后接管錦源鏢局為總鏢師。“布衣大師”劉子衡先生,1905年出生滕縣,與狄云龍先生同年人,少年時跟隨武術大師狄興啓先生學習大洪拳,雖然今天的我們已經很少看到這位老先生的名字,但當年劉子衡的大名在當時國共雙方的軍政兩界卻是如雷貫耳。1949年國共和談中的穿針引線,為解放北平與全中國做出巨大的貢獻。狄云龍少年聰穎,在私塾讀書名列前茅,繼續縣城書院上學,成績優異,武至上乘,精通四書五經,喜歡唐詩宋詞,醉心黃老文化等。后到南京幫助父親打理生意,1926年南京金陵中學招聘為文史教師兼職體育。上個世紀30年代國立武術館比武大會在南京舉行,狄云龍先生參賽,獲得全能第三名的好成績,武林人士送綽號“小霸王”,滕滕縣大洪拳第四代掌門人。

上世紀七十年狄瑞珍先生與父親帶領村民練拳
后逢南京戰亂,他毅然返回故鄉滕縣,在五里屯辦起學堂,家設武坊。對貧苦子弟不收學費,晝文夜武,培養出一批能文善武的熱血進步青年?箲饡r期,狄先生率帶他的弟子積極投身到保家衛國的戰斗中,寫標語、散傳單、站崗放哨、運糧彈、護傷員……。據史料記載,在滕縣保衛戰發生在抗日戰爭初期,是川軍阻擊日軍第10步兵聯隊南下的一次防御戰,也是徐州會戰--臺兒莊大戰的序幕戰,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史上悲壯的戰役之一。中華民國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坐鎮徐州指揮,狄云龍先生帶領眾弟子與滕縣人民大力支持四十五軍作戰,除為軍隊燒茶送水、籌備糧草、騰房讓屋、引路導向、刺探敵情、協助站崗放哨外,還幫助修戰壕、挖掩體,組織義勇隊、救護隊、擔架隊、運輸隊等,出現了軍民聯合抗日的動人情景。國軍一二五師師長王士俊曾下令部隊,勸阻人民,不要饋贈。然而各村送禮物的人,仍然車水馬龍,絡繹不絕。據一月底統計,送到師部的豬百多頭,粉條幾千多斤,大白菜一萬多斤。不管部隊收與不收,送到就走……城鎮商店,一致商量,舊歷年關為優待川軍,一律不提高物價……川軍出川時正值秋季,多穿短褲、草鞋,后因戰事頻繁未及更換,來到魯南已是冰天雪地的時候,還有人穿草鞋。父老兄弟看見,心中不忍,又紛紛送軍衣和棉衣,川軍將士倍受感動鼓舞。滕縣人民的抗日愛國擁軍行動,極大地鼓舞了將士的士氣與斗志。一次戰斗中狄云龍先生的盤龍棍大顯神威,打的鬼子兵鬼哭狼嚎,抱頭鼠竄,他的兩位沙氏回民師兄弟,英勇頑強,刀劈數名日本鬼子,載入滕州歷史史冊。后來日軍將狄先生抓捕,關到兗州監獄,進行嚴訊毒打,用辣椒水灌昏倒13次,鞭撻遍體血跡,打斷肋骨。狄先生忍受酷刑,英勇不屈,鬼子手段用盡一無所得。一次在給被抓鄉民野外放風時,鬼子中隊長指著狄先生說:“聽說你會中國武術,敢不敢給皇軍較量高下?大日本武功天下第一,中國武術都是花拳繡腿,不堪一擊,如果你能戰勝大日本皇軍,放你回家。”狄先生說:“打你小鬼子,如碾死一個臭蟲!”左手向前示意,龜孫你有本事就先進招吧!于是日本武士如餓狼撲食,先法制人,想用日本柔道寢技,兩手狠抓狄先生肩臂背摔。那知狄老先生久經大敵,本能反應,順勢進身,使出少林絕技八大靠,身體猛然一抖,瞬間將日本中隊長抖飛丈外。日軍摔的頭暈腦脹,半天爬起,口中念念有詞,顯然輸的莫名其妙,不甘認輸,心想我的寢技久負盛名,難道我粗心大意,于是再次上演此技。狄老這回使出黑虎入洞,雙掌扣住鬼子腋窩,轉身一個干凈利落背摔,將日軍重重摔在地上,在后幾個博擊回合中,狄老采用大洪拳,抓排鉸鎖、金絲纏腕、千斤墜、外撇箍,招招擊中日軍要害 。狄老比武大獲全勝,打擊了日軍鬼子的囂張氣焰……
正是:
少林拳擊世莫當,動迅靜定力蘊藏。
狄君得之制強梁,柔非終柔剛需剛。
剛者先折柔轉強,妙門洞辟唯東方。
技與道合乃有此,一洗東亞病夫恥。

狄云龍、狄瑞珍父子帶領村民練拳習武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狄老先生義務輔導村民習武健身,教民兵實戰博擊。1959年帶領隊員參加濟寧地區比武大會,榮獲集體一等獎,受到軍區相司令員的嘉獎,一度成為全國十大模范典型村。從此,滕縣五里屯揚名全國。
1964年狄老教練民兵大刀,紅纓槍戰坊拼殺技能在全國大比武中成績優秀,被濟南軍區授予過得硬民兵連光榮稱號。1970年8月山東電視臺來五里屯錄制群體活動,狄老傳播大洪拳收入專輯。
當年在全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解放軍學習全國人民的號召下,滕縣五里屯村是全國人民體育與武術學習榜樣,1974年10月,山東省體工大隊在以糧為綱,大興農業熱潮中,在省體工大隊領導和著名武術家帶領下,武術大師周永福、趙瑞章、螳螂拳巨匠于海、劍俠于承惠、王常凱、金牌教練牛懷祿先生以及全省最優秀的武術運動員,以后多次榮獲全國武術比賽各項冠軍:邱方儉、崔志強、徐桂林、于霞、吳秀英、楊小華、孔春、杜傳揚等人一行慕名參觀學習,傳經送寶。受到當地村民熱烈歡迎!他們到五里屯駐點支農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體工大隊領導與教練都平易近人,特別是于海老師身先士卒,力大無窮,帶隊打井挖渠,拉鏵運肥,收割趕種,充分發揮突擊主力軍的作用,業余時分組培訓武術學員。狄云龍先生為后勤聯絡員,負責坐談交流采訪跟蹤服務。四十多天的朝夕相伴,鄉親與省體工大隊大的師生結下深厚的友誼,走時鄉親眼含熱淚,戀戀不舍。
彈指間半世紀過去了,回顧省體工大隊入村時,村里一派龍騰虎躍,生機勃勃的景象,村民從心里感到自豪與榮幸。半個世紀過后,村里老人還是津津樂道,思念那段美好的時光。
1975年8月曲阜師范大學一行在王武斌書記帶領下駐進五里屯,開門辦學一月,上午下地勞動,下午體育訓練,村派狄老先生為后勤跟隨服務,參加交流活動,與王書記有緣結為摯友,后應曲師大之邀,狄瑞珍帶知青宋希玉等去曲阜師范大學作典型介紹及武術專訪表演,并獲得圓滿成功!1975年9月12日北京召開第三屆全國運動會,五里屯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單位。黨支書記赴京出席會議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并頒發給獎旗榮譽證書。

狄瑞珍大師與師兄弟對練拳術
1975年7月2日和1976年7月2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曾兩次來五里屯采訪,專訪了一代宗師狄云龍先生全家,實況錄音全國直播。中央電視臺特別制作了《新聞簡報》,1975年7月31號專輯新聞片《五里屯盛開體育花》在全國播放。
1976年3月12日國家體委檢查團在省、地、市領導陪同下,專程來五里屯參觀。狄云龍先生負責組織指揮表演古稀村民練太極,一百多名小腳老太太做體操、村民打籃球,排球、乒乓球、投彈、 拔河比賽等,領導非常滿意,高度贊揚。
1976年4月28日五里屯應長春電影制片廠之邀,拍制電影《鎖龍湖》,特邀狄云龍先生表演大洪拳入鏡。1995年6月10日《滕州日報》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記者刊登《血灑善國唱大風》,全文報道狄氏收徒練武保家衛國,抗擊日軍侵略的事跡。
滕州狄氏家族奉信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聞雞起舞,精忠報國,雖歷經晚清、民國、新中國成立150余年,初心不變。至今七代練武,代出英杰,特別是一代宗師狄云龍承前啟后,繼往開來。70載,承家傳,鑄武魂,培養出眾多優秀人才。
在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到社會主義建設及維護地方治安中,狄先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為社會做出突出的貢獻,得到各級政府的肯定,中央、省、市媒體多次報道,光輝事跡載入地方志。

在滕州大洪拳第五代掌門人狄瑞珍先生帶領下,培養出大批優秀運動員,在全國及省市武術比賽中多次榮獲冠軍,其子狄崇臻更是下一代大洪拳領軍人物。2009年狄瑞珍先生成功入選山東省大洪拳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狄瑞珍先生雖古稀之年,壯心不已。詩曰: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撰文:天石王成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