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大洪拳非物質文化傳人狄崇臻先生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要練武,不怕苦,這是基本原則。

狄崇臻,1968年7月25日,生于山東省滕縣,書香門第,武術世家,高祖父狄玉清先生,南山搏猛虎,北海驅蛟龍。當年在南京打擂擊敗日本武師黑山,從此揚名大江南北,江湖人送美綽號“大力士”。后在南京、蘇州等開設錦源鏢局自任總鏢師,滕州大洪拳第二代掌門人。曾祖父狄興啟先生隨父在錦源鏢局任鏢師,藝高人膽大,劍膽琴心,文武雙修,大洪拳第三代領軍人。祖父狄云龍先生飽讀經書,滿腹才華,風雅和氣,本縣有名的私塾先生,儒學大家。正如大成拳(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曾與弟子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論道,苦禪先生問:“古人為何觀舞劍而潑墨?”薌老微微一笑說:“文至極則武也!”苦禪一指書案的文房四寶笑道:“先生可謂武至極則文也!”狄老先生文韜武略,家傳武藝,世代鏢局,深得技擊精髓,又是學者型的武術家,當然對武學理解得透徹,拳理講得明白,注重內功修煉,曾多次告誡子弟說:學武不要光重視套路的表演,要重視技擊,注重內功修為,黃帝曰: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狄老先生通古博今,學識淵淵,當之無愧的魯南大洪拳一代宗師。當年狄老云龍先生與公子狄瑞珍父子帶領全村老少和民兵連練武,是全國武術與體育標兵(樣板村),從中央到省、市、地區、縣、都爭先恐后來釆訪報道。父親狄瑞珍先生現山東省大洪拳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大洪拳第五代掌門人,本市十大老中醫之一。

崇臻自幼聰明好學,膽識過人,重感情,講義氣,寧折不彎的雄豪性格。受家庭薰陶,又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七歲習武,開始壓腿、下叉,正踢、側踢、里合、外擺、二起、旋舞、連環三腿等基本功訓練,每天三百腿,加之弓、馬、仆步、虎步等樁功的強化訓練,天天汗流浹背,濕透衣衫,咬緊牙關堅持、堅持、再堅持,練功回家后,還有單獨練功小灶等著他,終有一天感到動作枯燥無味,日久天長他便產逆煩心理,于是在爺爺與父親看不見的時候,便學會偷懶,后被老人發現,便循循誘導,要練武,不怕苦。爺爺說:高樓萬丈平地起,靠的是最堅固的地基,功夫看在功底上,功底看在功夫上。 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崇臻說:爺爺我聽不懂,這是什么意思?答曰:孔夫子說:“人要立志追求正道, 堅守道德 ,不背離仁愛之心,在學習知識和技藝中陶冶自己的情操。”于是爺爺鼓勵他說:你聰穎好學,同齡中人你是最優秀的好孩子,自古天道酬勤,你若勤學苦練,日后必成大器,我們狄家的大洪拳,要發揚光大,主要靠你支撐門面……又曰:“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父親知道他是“順毛驢”,受哄不受嗆,寧折不彎的倔犟性格。他的父親狄瑞珍先生是著名中醫大夫,自然懂得對癥下藥,因人施教的道理,所以在他們師兄弟中積極開展比學趕幫超的武術活動,激發他們內心的斗志,是英雄,是好漢,練武場上比比看,從此練武場生機勃勃,龍騰虎躍。隨后跟爺爺與父親參加電影《鎖龍湖》等拍攝出鏡,這時更增添他的練武干勁,不久崇臻參加滕州市與棗莊市的武術比賽,榮獲少年兒童組多項冠軍后,他興高采烈的吟誦爺爺教他的一首毛主席詠蛙詩: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 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 哪個蟲兒敢作聲。從此更是斗志昂揚,精神煥發。他也漸漸明白一個道理,那些看似不起波瀾的日復一日訓練,一定會在某天,讓你看到堅持的意義。通過這次全市武術比賽贏得了冠軍,贏得了榮譽,便產生一種自豪感。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在這次武術比賽中,使他最羨慕,最難忘的是我的九節鞭表演。當時我被人稱作“銀鞭太保”——“鞭王”天石王成。說只見人一上場,精神抖擻,九節鞭在手中上下飛舞,銀光閃閃,如疾風暴雨、雷霆萬鈞。正是:一舞銀龍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騰空拋鞭,雙手、單手舞花,真是精彩疊出,令人驚心動魄,目不暇接,突然弓步收鞭,一節節,收到掌中,表演完畢,全場歡聲雷動,掌聲經久不息。這些都在他幼小心靈埋下深深的種子:以后我就是鞭王。蘇軾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狄崇臻先生兩次搬家在全國與省市的獲獎證書丟失
為了開闊眼界,增長知識,請進來,走出去,他們武館請來全國著名老武術家,大洪拳長輩侯致蔭大師來滕執教,吸進新鮮血液,領略大家風采,使學員們得到進一步提升。后來狄瑞珍先生又送他到山東省武術院訓練。山東是全國武術大省,山東省武術院藏龍臥虎,精英薈萃,高手如云,幾乎個個都是全國與世界冠軍,武術院的高級教練杜傳揚先生是從滕州走出來的,曾獲全國九節鞭冠軍,在電影《少林寺》中扮演未空和尚而名揚天下。杜傳揚在入山東省工體大隊之前,曾跟隨于海大師在滕州五里屯村集訓很長一段時間,與狄瑞珍先生結下深厚的友誼。狄崇臻到山東武術院受訓,老鄉故友的公子,自然多多關照。由于崇臻童子功扎實,拳械規范,聰明伶俐,功夫突飛猛進。特別是九節鞭得杜傳揚真傳,如虎添翼,飛龍在天,杜傳揚教練并贈九節鞭作為師生留念。之后,崇臻先生在全國,省,地,市武術比賽中接連榮獲冠亞軍和榮譽證書。從而實現了鞭王夢。正是: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崇臻先生不但武功出眾,而且以醫為業,技術精湛,妙醫通神,治病救人,三十多年的醫療實踐,父親的言傳身教,深得三昧真傳。同時,并向全國名家大師學習針炙理療,推拿按摩,成功研制跌打損傷靈丹秘方,逐漸形成獨特醫療成果,并擅長攻克疑難雜癥,為眾多患者解除了疾痛。雖然名滿鄉里,仍然要求精益求精,學無止境,拜師學藝,經我紹介向中日友好醫院針灸科主任,大成拳(意拳)第三代傳人胥榮東師兄學習深造大成針炙……狄崇臻先生現為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醫健康管理師,康復理療師證書。授予傳統武術年度人物稱號。山東省“非遺”保護項目傳承人等等。他父親告訴他:崇臻我年過古稀,天降大任與斯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如今崇臻先生年富力強,勇于擔當、善于作為,不負殷切期待 ,為弘揚中華國粹,鞠躬盡瘁,已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

本文作者:天石王成,泰拳、MMA、自由搏擊三項國際級三A裁判,聯合國海陵絲綢之路城市戶外運動聯合會髙級顧問、《戰神榜》世界綜合格斗冠軍賽總顧問、國際武術意拳聯合會副主席、原中國國學大學墨子研究院副院長,弟子在全運會及世界自由搏擊中榮獲冠軍等。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