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 一晃, 我(王洪興)的恩師董世明先生離開我已經3年了。心中甚為想念!
董世明,著名武術家, 精通查拳,劈掛拳, 集查拳,劈掛拳之大成者。

董世明先生劇照
男,一九三五年七月十一日生,原籍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縣辛店村人。北京市武術協會委員,國家一級武術裁判,中國武術段位制八段,北京市武術協會查拳研究會創立者、首任會長,終身名譽會長。同時還是查拳和劈掛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傳承人。曾任北京市工人武術隊總教練、河北孟村辛店劈掛拳研究會會長、河北省三河市燕郊武術學校武術總教練、北京武術院寬城武術分院總教練。在任期間,據不完全統計,領隊參加北京市及全國武術比賽,獲一等獎37個、二等獎41個、三等獎158個,為武術事業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和骨干。
自幼習武,主要武術經歷如下:
一九四八年在原籍拜著名劈掛拳名家彭維忠為師,學習劈掛拳。先后系統學習了頭趟劈掛、二趟青龍、三趟關東、四趟架子,并學習了刀、槍、劍、棍、孫臏雙拐、雙鉤、大桿子等器械,以及徒手和器械對練等。

1975年,常老師要離開北京回河南。臨行前和幾個入室弟子合影。
常老師(中間,坐在椅子上) 與董世明先生(左1,站立) 及師兄孫長立(左2,站立)師弟劉鴻池(左3,站立)另外二位不詳
一九五九年,經楊思俊介紹到工人體育場武術識字班學習,拜查拳大師常振芳老師為師。系統地學習了一至十路查拳,一路二路查拳副拳,三路、六路炮拳,四平拳等,以及刀、槍、棍、劍、鉤、鏜、镢、帶、大鏟、乾坤圈、雙锏、雙刀、雙劍等器械及徒手對練、器械對練等。當時的工人體育場武術識字班既是識字班又是表演隊,每到“五一”、“十一”節日時,常老師在上級指示下,都組織武術表演活動,參加表演隊員約有20人左右。表演項目有:齊謀業的劍術、孫長立的棍術、董世明的槍術等。后來常振芳老師還教授徒手對練、四路查拳對練及半打靠身和單刀進槍、撲刀進槍、大刀進小刀、對扎中平槍、大鏟進槍等器械。對練項目很受觀眾歡迎。有時還請來吳斌樓老師、張文平老師等來工人體育場和工人體育館參加表演。吳斌樓老師的金背鏢刀和張文平老師的桿子鞭都很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常振芳老師得意弟子董世明老師在之后的歷屆武術比賽中都取得了好成績。1958年東城區第七屆工人運動會獲男子拳術第二名、刀術第一名;1960年東城區第八屆工人運動會獲長拳第一名、器械第三名;1962年北京市武術觀摩賽獲長兵二等獎;1963年北京市第一屆工人武術比賽獲男子長兵成年組第二名;1963年北京市武術冠軍賽獲長器械成年組第四名; 1964年東城區第九屆工人運動會獲男子長拳和器械第一名。
由于自己的努力,1961年董世明老師被任命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長拳教練;在北京市總工會的大力支持下, 1973年北京市工人武術隊正式成立,董世明老師任北京市工人武術隊總教練。全面負責武術隊日常訓練及管理工作。1985年在全國第二屆職工運動會任北京武術隊教練。北京市武術屆各門派積極選送優秀學員到北京市工人武術隊集訓,深造。董世明老師和師弟邢寶仁老師, 武學廣博, 集眾家之長,破除門派之爭,把中華武術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董世明先生與北京工人武術隊部份隊員合影
董老師總是熱情接待全國各地來訪、求教的武林界朋友和武術隊的隊員們。也有專門來京向董老師學習求教,來學習董老師的精氣神,董老師沒有門戶之分,總是平易近人、以謙虛謹慎、淳樸善良的心對待別人,只要你誠心向老師學習求教、老師總是百問不煩、諄諄相教、一一告知、耐心講解、精心指點、使求學的學員們心領神會、深刻領會為止。這種獨到教學方法使人心悅誠服,從心底里感到親切,使學員們弄懂拳理、掌握要領、動作更加規范。
北京市工人武術隊成立時因為市總工會的資金支持,室外訓練時已經有地毯了。這時,學員們訓練時心情非常激動,對訓練學員們的竄蹦跳躍練習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使學員們喜出望外,此時學員們都情不自禁的做動作,有做躥貓的、有做蹌背的、有做倒卷簾的、有做旱地行船、矮子步,鴨形步,小飛腳,蛙跳,獅子滾繡球,有做老頭鉆被窩、有做騰空飛腳、旋風腳、還有做騰空擺蓮、梅花落葉,后來大家整隊按順序做竄桿動作,有的竄越高度達一米六、七,逐漸的學員們練習躥、蹦、跳躍時也就不發怵了。同時也更好地學習,領會武術動作。
董老師對學員的學習要求非常嚴格,對學員的一拳一腿、一招一式都要求到位、耐心的講解,有的學員在做弓步沖拳時架勢過高、弓腿不平、順不過肩來、這時董老師就把大家集中起來講解弓、馬步的動作要領,如何達到動作規范、如弓步的講解;弓步要平、腳尖朝前微內扣、另一只腿要繃直、腳尖朝前向外擺約40至45度、掩襠合胯、立腰砸襠、擰腰順肩、肩與臂平、挺腕、臂伸直、拳面要平、目視前方、沖拳時要有的放矢和馬步的講解;兩腿半蹲要平、兩腳腳尖朝前微向內扣和兩腿內扣、外撐的講解。董老師的耐心講解,使學員們更加深刻的懂得了拳理和動作要領和動作規范,在練習動作時有了明確的目標、使學員們迅速進步的很快,在練習器械時董老師對各種對練練習、器械訓練要求嚴格,每個學員的各種器械練習必須到位才能通過,不到位就再給講解、反復練習達到標準為止。
幾十年來,他培養和教授過的學員成千上萬。北京工人武術隊每年都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表演,無論到農村、工廠、礦山、學校、以及國內的大型體育活動和迎接國內外賓客等方面,演出場次無計其教。受到了廣大群眾的熱烈歡迎, 好評 。通過大量表演, 提高隊員的技術水平,鍛煉了隊員的心理素質,不斷擴大了傳統武術在北京的影響。為推廣傳統武術運動作了大力的宣傳弘揚。為武術運動在北京市的蓬勃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1985年步入了影視圈參加了十幾部電影、電視劇的拍攝,如:1985年《海燈法師》、1987年《八卦蓮花掌》、1990年《索命逍遙樓》、1991年《泰山恩仇》、1993《年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書劍恩仇錄》、《新孟麗君》、《南北少林》《八卦連環掌》、《索命逍遙游》、《南粵傳奇》,從90年代初到2002年,這十幾年間,擔任過20多部電影電視的武打設計等電影、電視劇中擔任武打設計顧問兼演員。
1995年退休后,于1998年經李寶如先生介紹,到河北省三河縣燕郊武術館任教練。1999年任北京武術院寬城武術分院總教練。同時一直和師兄弟,帶領弟子在社會進行教學傳播活動。

2004年北京市武術運動協會查拳研究會成立, 首任會長董世明先生與常振芳老師長子常玉光在成立大會上合影
董老師一生致力于武術功法、理論、教學研究,造詣深透,經過多年研究,使查拳、劈掛拳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動作更加工整,開放、瀟灑,手法更加清晰,氣勢更加兇悍,鮮明,功力通透、流暢;風格特點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豐富。
董老師曾在中華武魂、武林等刊物上發表文章,留下許多珍貴的文字資料。同時又將查拳,劈掛拳的基本功以及訓練方法、實用法等整理成文字、錄制成光盤,作為查拳研究會內部資料,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2005年10月25日在張文廣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原北京市工人武術隊總教練董世明老師發起,組建了北京市武協查拳研究會。董世明八段擔任首任會長,查拳研究會的成立,極大地促進了查拳運動的繼承和發展,取得了杰出的成績,多次組織查拳運動員參加各種比賽,成績優異,展示了舒展大方、造型優美 、快速多變、攻守清晰的查拳風采。使查拳更加發展,風格特點更加突出,內容更加豐富。
本人王洪興,董世明先生關門弟子,武術段位六段。北京市武術協會業余教練員。2010年任北京查拳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自幼年,6歲即1977年起入選北京工人武術隊,跟隨董世明老師系統學習系統學習查拳、拳械:一路母子、二路行手、三路飛腳、四路升平、五路關東、六路埋伏、七路梅花、八路連環、九路龍擺尾、十路串拳、一路副拳、二路副拳、十趟彈腿:查拳健身養生功站樁八法,查拳器械:刀、槍、劍、棍、鉤、镋、橛、帶及徒手對練、器械對練等,其它器械:大刀、大鏟、手護子、蜈蚣槍、等器械。學習劈掛拳。先后系統學習了頭趟劈掛、二趟青龍、三趟關東、四趟架子,并學習了刀、槍、劍、棍、孫臏雙拐、雙鉤、大桿子等器械,以及徒手和器械對練等。
1999年北京市漁陽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長器械第二名,劈掛拳第一名;2005年北京市艷華樓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長器械槍術第二名,劈掛拳第一名;2006年北京市李子鳴杯傳統武術比賽中獲長器械槍術第五名,劈掛拳第一名;2018年第三屆全國武術運動大會,查拳二等獎, 雙鉤一等獎。
自1998年后協助老師整理查拳傳統套路的特點,基礎理論,以及整理編輯套路.錄制影像資料,并且協助老師培訓學生。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至今,學生中已取得中段位的60 人,低段位的20人,1998年至今在北京市比賽中獲得一等獎 60人次,二等獎30人次, 三等獎15人次.。
跟隨老師幾十年,如同自己的老父親 不僅學藝,而且學做人,做事。老師一直教育我要注意武德,做到三德,即口德,手德,筆德。
口德:不口出穢言,不說三道四,不詆毀別人。遇到武術同行要互相鼓勵,支持。手德: 與同行,同門較量,切磋技藝,要手下留情,點到為止,不隨意出手傷人,如不慎失手,趕緊醫治。筆德:要筆下留情,在文字上要實事求是,不隨意更改歷史。
幾十年來,學習老師堅持不懈的,不計得失的繼承,傳播中華武術,傳承查拳,劈掛拳。為后人留下珍貴的武術遺產。在歷史長河中做出自己應有的努力。也許正是有像老師這樣的千千萬萬的先輩的努力,才讓中華武術源遠流長。讓我們后輩受益終身。
老師離開我三年了,再也見不到老師矯健的身形,精湛的武藝,聽不到教誨,看不到慈祥的笑容了.......也許在夢中可以有短暫的相見。但我知道,繼承老師的精神,武藝,傳承,發揚光大。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
祝師父,師娘在天國安好!

本文作者:王洪興先生
武術館校、武術社團、武術代表人物提供文字、圖片等新聞素材,免費為您宣傳。E-mail:709882957@qq.com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全球功夫網系信息發布平臺,文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