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少林小羅漢拳電子書 張瀏青 編
演練:黃明飛
一、 預備式
兩腳并步而立,兩手自然下垂,頭正身直,兩眼平視前方(圖1)。
兩手分別從左右上提至胸前合十,深呼吸,靜心、順氣。
左腳向走跨半步,十趾扣地,雙腳與肩同寬。兩手順勢下落,抱拳于腰間,拳心向上、挺胸收腹、聚四梢,集丹田氣,舌頂上腭(圖2)。

圖1

圖2
二、雙叉手
左右手分別向左右斜下方抖力,十字插掌,左手在內,一呼一吸,瞬間發力(圖3)。
.JPG)
圖3
三、鷂子翻身
身體從右向后轉向,雙手上抬,提右腳,跳起鷂子翻身,右腳落向左腳處,同時左腳左跨成仆步。上身前俯,兩臂左右順勢向下向后擺拳,兩臂內滾,拳心向上(圖4)。

圖4(正面)

圖4(背面)
四、雙手貫耳
起身成左弓步,身向前傾如猛虎出洞,兩拳分左右同時向正前方合擊,兩拳相對,拳心向下,發足合力,滾手而出,勢力連綿(圖5)。

圖5
五、歇步切掌
身體向右后轉,左腳向右落于右前方,成歇步。同時兩拳變掌交叉在胸前,右手在里,兩手左向舞花,右手切掌至前下方,左手后拉,兩臂開力,一呼一吸,一合一開力可順達(圖6)。

圖6
六、雙搶手
1. 起身右轉成馬步,兩手抱拳腰間,拳心向上,向右擺頭,目視前方,氣沉丹田。
2. 右腳向前再踏半步成右弓步。兩拳變掌同時從腰間向前搶出,拳心向上,以氣摧力、力達指梢,瞬間抖出點力(圖7)。

圖7
七、馬步雙摘襠
身體向左轉,兩腳內扣成馬步,兩掌變拳順勢下壓襠前,拳心向后。氣力下沉,泰山壓頂,兩目平視(圖8)。

圖8
八、羅漢觀陣
右腳撤至左后方,成左弓步。左拳向上向前撩起,右拳收于腰間,目視前方。
上動不停,身體后移,右腳獨立,左腳提膝、扣腳、護右膝。左拳順勢下栽至左膝上,拳眼向里;右拳向后向上,貫至頭頂上方,成羅漢觀陣勢。氣沉丹田,目視左前方(圖9)。
.JPG)
圖9
九、二起腳
右腳直接跳起二起腳,左拳收于腰間,右拳向下至腰間,變搶手向前擊出,手腳在空中擊響(圖10)。

圖10
十、羅漢端燈
右腳在前方落地,左腳提膝護襠。左拳向下向后擺至后方。右掌變拳從腰間向下向前挑擊,成端燈勢,一動一靜,六合成勢(圖11)。
.JPG)
圖11
十一、跳步單鞭
兩腳跳起,左腳落向左后方,右腳同時落地成馬步,兩拳懷中抱月,立于胸前,拳心向里。
上動不停,身體右轉,起身成右弓步,兩手起肘拉弓,前后沖拳,成擔鞭勢,隨身法滾起,方達拳梢(圖12)。

圖12
十二、云頂三沖
在向前跳,步的同時,左手向前向上先云頂,緊接右手云頂,目視前方,足隨手起,手起足落(圖13)。
步法不變不動,左拳順勢擊出,力達拳梢(圖14)。
上動不停,左拳回收腰間,右拳前擊,力達拳梢(圖15)。
上動不停,右拳回收腰間,左拳前擊,滾出滾入,屈而不屈,直而不直,力貫千斤,目視前方(圖16)。

圖13

圖14

圖15
.JPG)
圖16
十三、大束身
右腳后撤成左弓步,左拳回收至胸前,右拳向前撩起成十字懷抱。
重心后移,虛步下蹲。右臂拐肘后拉立于右側,拳心向里;左拳下栽至左膝上,拳眼向里。目視左前方,氣沉丹田(圖17)。

圖17
十四、羅漢探海
右腳向左,左腳向右跳起換步,馬步束身。左手向左拉回腰間,拳心向上,右拳收肘橫掃于右側,目視右前方。重心右移,右腳獨立,兩拳隨身上提,上身右傾。手頭同時向右探出,羅漢撞鐘,氣貫頭頂(圖18)。
.JPG)
圖18
十五、蹬腿推掌
左腳平直后蹬出,力達腳跟,同時兩拳收回腰間,目視左腳上前方(圖19)。
左腳下落成左弓步,右拳變掌(掌心向上)向前向下收回腰間,左拳變掌同時串手向前推掌,力達掌根,抖力擊出(圖20)。

圖19

圖20
十六、夜叉探海
步不動,左掌變拳回收至腰,右掌變拳向后向上擺至頭頂。上動不停,右腳上步,左腳扣右腿窩,右拳向前向下,栽至左側,左拳向下向后上至頭頂隨上體右傾成探海式,動作連綿,一氣呵成(圖21)。

圖21
十七、歇步切掌
右腳不動,左腳里插步成歇步。右拳變掌胸前逆時針方向走圓圈,開弓切掌右前方,同時左拳變掌配合右手,回落半圈拉臂抬肘,掌心向上(圖22)。

圖22
十八、龍行步
起身左轉,左腳繞至右側前方,兩掌變拳收抱于腰間,目視前方。上動不停,右腳向右向前向左經左腳前繞至左側前方,目視前方。上動不停,左腳向左向前向右,過右腳前繞至右側前方,目平視前方。左滑右晃似游龍,步落身到捷如神(圖23——28)。

圖23

圖24

圖25

圖26

圖27

圖28
十九、龍折身
身體下蹲,雙叉拳,左拳在下,拳心向下,泰山壓頂(圖29)。

圖29
二十、弓步沖拳
起身右轉,右腳抬腿落步成右弓步。右拳收至腰間,左拳向左前抖力沖出,力達拳面(圖略)。
二十一、仙女照鏡
左腳撤步,左拳回收。兩拳變掌同時由腰間向左右繞弧亮掌。一剛一柔,柔中帶鋼(圖略)。
二十二、倒步三推掌
右腳成退成左弓步。右掌向前劃半圓收于腰間,同時左手回收在右手半圓間順勢推出一掌。左腿后退成右弓步,左掌收回至腰間,右掌向前推出,呼吸,以氣發力。跳步右腳后退,成左弓步。左掌在右掌回收時順勢由里向外劃圓圈,收于腰間;右掌推出,呼氣發力,力達掌根(圖30——37)。

圖30

圖31

圖32
.JPG)
圖33

圖34

圖35

圖36

圖37
二十三、龍折身
左腳后撤,右掌回收,下蹲同時雙掌變拳成歇步雙叉拳,左拳在里。一吸一呼,力達雙拳(圖38)。

圖38
二十四、上步雙劈腿
起身上左步,急過右腳,左腳勾尖踢向頭頂,同時兩手上抬,在左腿上踢時用力下砸,提氣(圖39、40)。

圖39

圖40
二十五、羅漢睡覺
左腳向右外下落盤腿下蹲,右腿在下。右肘在左腳上,頭枕右拳,左拳在右腳上,拳眼向里,吸氣(圖41)。

圖41
二十六、起身雙推掌
起身右轉成馬步。兩拳收回腰間,頭由擺,目視右前方,提氣。右腳前進半步,身體右轉,成右弓步,兩拳變掌從腰間同時向前推出,呼氣發力(圖略)。
二十七、雙扳手
右腳再進半步,左腳緊跟,同時雙手反背扳手向前,呼氣發力(圖略)。
二十八、旋風腳
順勢旋風腳,提氣(圖42)。

圖42
二十九、羅漢拜佛
落地左腳后插,下蹲成歇步。兩手分左右由上而下至胸前,十字合掌,吸氣(圖43)。

圖43
三十、云手仆步左切掌
上左步成右弓步。云手右向前,兩手交叉。進右腳跳步,提左膝扣腿,順時針繼續云手、提氣。左腳向前落地成仆步,右掌屈肘后拉,左掌向左腳外橫切,呼氣發力(圖44、45)。
.JPG)
圖44

圖45
三十一、云手仆步右切掌
起身右轉,左步向右上,左掌向前向上,護襠護臉至頭頂、吸氣,目視右前方。提右膝扣腳護左膝,逆時針云手,右掌在上,兩掌心相對,提氣。右腳向前落地成仆步,左掌屈肘后拉,右掌橫切至右腳上方,呼氣發力,目視右掌(圖46、47)。
.JPG)
圖46

圖47
三十二、雙關鐵門
撤右腳成左弓步,兩掌十字交叉,上舉至頭頂,提氣。體向后移,下蹲成半馬步,雙掌下壓,目視左前方,吸氣(圖48)。

圖48
三十三、二起腳
提氣上躍,二起腳(圖49)。

圖49
三十四、羅漢觀陣
右腳落地,獨立半蹲、左腿盤膝,左腳置右膝上。左拳下栽至左膝上,右拳屈撩,貫至頭頂,沉氣(圖50)。

圖50
三十五、猛虎出洞
跳起左腳落于右腳處,同時右腳落向前方成馬步,兩拳同時向前掠手,收至腰間,身體右傾,目視右前方,吸氣(圖51)。
右腳進半步,成右弓步,身體向右傾。兩拳相對從腰間同時向前探出,成猛虎出同勢,呼氣(圖52)。

圖51

圖52
三十六、龍折身
左腳后插成歇步,兩拳同時收腰間,隨身體下蹲變雙叉掌,泰山壓頂,陳氣呼氣(圖53)。
.JPG)
圖53
三十七,坐山
起身,左腳左跨成馬步。左手至左膝上,右拳向右向上貫至頭頂,同時發氣發聲。目視左側(圖54)。

圖54
三十八、收勢
起身并步,兩拳收于腰間,吸氣,直立,目視正前方。

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