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功理探討
一、論大雁氣功高中級功的法與理
(一)怎樣認識大雁氣功
大雁氣功屬于道家昆侖派,它是一個龐大的功法體系,淵源久遠,功法功理獨特,注重練“無為”,功法效果全面,能出現多種功能,而且防偏,是中國氣功中一種罕見的上乘功夫。
在一次會議上,我對本功功理功法作過簡述。
1.大雁氣功屬于昆侖派的“上派”(分上、下、左、右四派),傳到我是第二十七代。它是一個豐富的功法體系,按所有套路功、單項功、動功和靜功計算,共有功法七十多套。大雁氣功在人體三百六十個穴位中,能使一百零八個穴位排氣和收氣。大雁氣功不但講經絡,還講人體氣功解剖,這就是人體全身和五臟氣旋轉變化的規律。就大雁氣功來說,有經絡的氣路,還有人體“素質循環”的通道。大雁氣功的基本特點是練功不用意守,但用功則完全用意念。意導只練表皮,而要發動真氣實現各種功能則須用“意志”(即一種意一氣混一的更強的意念),只有“練空”才能練出這種功能。比如說,我給人糾偏,出偏者一接觸我,我首先要用“意志”把他(她)的“偏”壓倒,這意志就是“邪不壓正”,邪氣一遇正氣立刻被瓦解。氣功所講的經絡、氣道的學說是被中醫學所引用的。大雁氣功的祖傳穴位有一百零八穴,這里面又分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其它功法和武術也講三十六大穴,七十二小穴,但所用穴位都不一樣。大雁氣功所具有的是一套獨特的大穴與小穴、穴與經、經與臟的匹配和循環的理論和方法。這方面要注意不要把別的功法流派的東西摻雜到大雁氣功里來。大雁氣功對穴位的運用,著重激導主要穴位,在已經傳授的功法中如“前、后六十四式”、“昆侖八卦”、“大雁掌”、“三叉螺旋功”、“遙視練丹功”等,這些主要穴位已被利用,大家可以留意去研究。
2.“前、后六十四式”是練什么的?“前六十四式”是基礎功,主要是練大小周天和十四條臟腑經絡循環;“后六十四式”則是提高人體素質,這里“素質”是說氣功的“素質通道”的功能。它被稱為“引路之功”,通過它再過渡到各高中級功法。就八卦功來說,目前已傳授了“纏手八卦”亦即“昆侖八卦”,還有“五行八卦”,“天地八卦”,“人字八卦”?傊,要一個層次一個層次向上練,一年級,二年級,上大學練輕功、重功,練放五種丹香,練五氣、五行、五相、五味、五色,練氣、練意、練力、練神。動功是天地氣與五臟氣相結合。是由氣戶(氣庫)存氣,放香治病?礆(即透視功能),必須打開七竅。
3.要想深造,練功要有恒,天天堅持,要首先把已經學的功法練到家。“前六十四式”練一千次,才能出效應。除了勤練,還要善于領悟,亦即提高悟性,練功要動、靜結合,一套動功保三套靜功,不管功力多高多深,也要堅持練動功,人總是要活動嘛! 要樂觀,少動情。要少睡覺,特別是不睡午覺(中午睡覺易引起發胖),多活動,少吃,按時練功調節,便可增強五臟力。練功時間,宜在子、丑、寅、卯時辰練功。早晨練功,可推遲人體老化。身體不要怕用,要會用,越用越有力量,腦細胞活躍,血液流通。以上是在那次會議上關于大雁氣功所講的一些情況。
關于大雁氣功,尤其涉及高中級功,還要補充說明,大雁氣功功法多,在這本書(《大雁氣功》第二輯)納入了十四套功法,加上“第一輯””的六套功,已傳授了二十套功法。功法多是有其需要和好處,功能全面,容易使練功者的功力層次自然而扎實地上升,而且練功者自身不傷。然而有些練功者對這一點不太理解,見到功法多,有些動作也較復雜些,就望而生畏了。這種顧慮完全不必要,學習“前六十四式”氣場形成之后,大腦的記憶功能便會提高,再學高中級功是不費力的。大雁氣功是以動功開路,配合一些靜功,始終保持不介入意念,這樣到一定時候,就很容易轉入高層次的修練,收事半功倍之效。
大雁氣功作為內涵豐富和結構完整的功法體系,有如下一些優點:
1.氣場圓通,隨意做一種動作,就產生氣場,所以,大雁氣功各動功功法的主要動作便可作為靜功站樁;
2.所有功法,無論基礎功或高中級功,都可治病,而且首先是治病,正準實、多練、久練還可不得惡病、毒癥;同時既治病又練功能。因而有病者治病,無病者健身,并得以增長功力深造功能;
3.大雁氣功各種動靜功法對人體進行全面的內功筑基,因而,可作為各種形體訓練(包括體育、武術、硬氣功)的基礎;
4.對大雁氣功各功法修練有素后,很容易轉入道功的“練神還虛”(純性功)以及佛功的高級禪定;
5.大雁氣功高中級功都有口訣和歌訣,有的是總口訣(歌訣)在行功前先默念三遍,另外還有大量的各節動作口訣,則可在必要時配合該節動作默念。這對打通氣道有顯著作用。
總之,大雁氣功這個龐大的功法體系的內涵極其豐富,在宏觀上有完整的指導思想和人體“氣功解剖”理論,對祖傳的108穴位以及大穴與小穴、穴與經、經與臟的匹配關系作了創造性的運用,注重“練本”,以“本”治標,從根本上改變人體機能。整個功法體系中,所有功法都是治病之功,與祛病健身的同時,還可開發各種人體功能。動功、靜功結合,性功命功雙修,功德兼修,功醫結合(有祖傳豐富的發氣、點穴治病的方法和理論),功武結合(兼練武術氣功,并能練出某些硬氣功功能),效果全面——一既可怯病、強身,又可增壽、益智。尤其益智和開發大腦功能效果十分突出,因而可以產生多種特殊功能。功能全面,層次嚴謹,絕對防偏,而且可為其它功法出偏者糾偏。
(二)已傳授的各套功法的基本法理
到目前為止,我巳向社會傳授了二十套功法,分為基礎功、中級功、高級功三個層次。實際上,基礎功的層次就是很高的,即淺即深,可以產生許多功能。各套功按層次具體劃分:基礎功包括“前六十四式”、“后六十四式”、“拍打健身功”、“五行靜功”;中級功:“昆侖(纏手)八卦”、“八字拔腰功”、“三叉螺旋功”、“大雁掌”、“安位靜功”、“遙視練丹靜功”、“糾偏治療功”;高級功:“綿掌”、“五行八卦拳”、“開胸放香功”、“開發拳”、“高級秘傳靜功”、“開穴靜功”、“佛禪收氣靜功”。經過“前六十四式”筑基之后,便可有針對性的練各種高中級功,但要想深造,必須按層次向上練,逐漸過渡,使經絡氣道打通得全面,獲得穩定功能。到高層次之后,某些過渡性功法可不再練,而穩定在基礎功和高級功上面。當然,為了治病需要,還應有針對性地選練特定功法。
下面簡述各套高中級功法的法與理,為了有連續性,從“前、后六十四式”開始,按層次予以說明。
基礎功
1.大雁氣功“前、后六十四式”這兩套動功是筑基之功,其總的特點是練上中下三個丹田區,上中下“百會”(頭部前中后百會、會陰和涌泉)和各個主穴以及十二正經和任、督、沖、帶脈等奇經八脈,來帶動全身穴竅關丹、經脈五行,打通多種交媾的大小周天,形成人體的整體氣場。動作結構是“腳踩陰陽(兩腳一虛一實),手劃圓”,具體地說:腳踩陰陽,身合陰陽,手抱陰陽,步走八卦,手、足、身、步皆納入八卦(八卦是陰陽的分解和組合)。“前六十四式”的全部動作都高度諧調平衡,每兩個動作形成一個“陰轉陽、陽轉陰”的循環,行氣路線始終沿著陰轉陽——陽轉陰,上轉下——下轉上,左轉右——右轉左,前轉后——后轉前,補而泄——泄而補(有五節動作有泄、補的循環),內氣收而放——放而收,這樣就形成體內氣血運化的高度和諧平衡,陰平陽秘,表里溝通,足、身、手動作協調配合,形成體內體外兩個氣場,內外氣場交互感應,從而可穩定加強內氣激導的能量和質量。同時激導穴竅自動開闔,收采天地氣和中氣,排除體內病氣、濁氣。
“后六十四式”除具有與“前六十四式”相同的特點和效應外,這套功法還起著加強氣場和溝通體內“素質”通道的作用,它以每三節作為一“陰陽交替互轉”的循環,行氣路線是:陰陰轉陽——陽陽轉陰,運用對人體陰陽的“超平衡方法”,同時,在收氣排氣方面產生陰陽經絡“雙軌”運行的效應,即同時進行陽(經)排、陰(經)收或陰排陽收,所以行氣路線較“前六十四式”更為復雜。兩套功相互滲透,就可把穴、丹、經、臟全部溝通,特別是雙手對全身貫氣和點穴的部位包括了主要的關竅和煉丹“丹位”。
從功法陣列上看,“前六十四式”的步法結構有“納卦”的效用(即:納太極八卦)。按道家八卦功法的陣列,劃分有“一字”八卦、“丁字”八卦以及“環狀”的乾坤(或坎離)八卦。“前六十四式”屬于“丁字八卦”,其步法陳列對應于“乾——坤”、“坎——離”卦位;“后六十四式”為“一字八卦”,其步法陣列為對應于“坎———離”卦位。由于大雁氣功各套功法都有“納卦”效應,所以這里附帶談一下其功法的“納卦”特點,例如,“纏手八卦”是“乾坤八卦”陣列,“三叉螺旋功”則是“一字八卦”與乾坤八卦的混合陣列。其它如“五行八卦拳”、“開胸放香功”、“開發拳”則多納運乾坤或坎離八卦。足、身納運陰陽八卦,手劃圓弧,形成為閉合氣場,其能量最強。這就充分體現了陰與陽“如環無端,相抱相負”以及陰陽再分陰陽(老陰,老陽,少陰,少陽)的《易學》機理,使人體內部的溝通諧調并與天人溝通統一起來,此即為大雁氣功氣場強,功能高,溝通全面提供了物質前提。
2.五行靜功
五行靜功是大雁氣功重要的基礎靜功,它主練三丹田、大小周天、體外周天,外練經絡,內調五行,天人溝通,內外氣混元運化,凈化凝聚結丹。此功包括五種練法可結合于一次行功,重點是自然沉氣和體外周天。行氣的特點大體是,通過自然沉氣,先接通地氣,在非意控態之下,病氣入地,地氣上升,引天氣下降,在體內混元,氣在體內循環,先循行于大小周天,而后沿全身螺旋旋轉,最終氣入三丹田,在丹田旋轉,凈化,并且凝聚。
五行靜功行功中還可采用默念法,默念“功——成——”二訣,此為萬能口訣,它激導上下丹田,合和陰陽,主司開闔?谠E默念亦可用通關結丹口訣,即“靜不如松,松不如空,意領氣行,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氣貫十指(十趾),力貫十指(十趾),意貫氣到,道德得道”,形意氣力合一,道德一體,周身圓通。
高中級功
高中級功不論動功或靜功,皆以形體姿式和口訣默念相結合進行導引,激導氣機、氣場更為增強,與基礎功相比,在導引機制只有一些不同的特點:
1. 在動作結構,行氣規律上更多地轉入納運八卦(幾乎每套動功皆有八卦走圈)、螺旋行氣、輕捷柔綿動作,還包括快猛強勁的武術氣功練法,從而把剛與柔、強與弱、快與慢以及氣的放收等高度結合在一起,不僅練精練氣練神練力,而且加強體內外溝通的功能;
2.在經絡開通上,在強化外經(十二經脈和奇經)的效應的基礎上,重點轉入開通內經氣道和不顯露的重要穴位,根據經穴臟的匹配規律,為使氣行集中,按連續累加的方式,每套功增開四條至六條(有的更多些)內經氣道,內氣“質”與“能”提高,氣行范圍擴大,氣走神經、血管和臟腑之間的竅道,周行全身,無所不至;
3.在“天人合一”上,效應更強,也更全面,收氣采氣更多,功能和速度提高,同時,合陰陽二氣練“先天一氣”,并使天地氣、中氣與人體真氣混元運化,體內真氣圓足,與大自然的溝通能力提高;
4.凈化功能增強,排濁效應增多而且全面,促使真氣提純,人體組織凈化,升清降濁,升陽排陰,凈化之真氣自然結聚成丹。大雁氣功煉丹主要是濃縮凈化之“三元真氣”運化成丹。
上述所說的四個方面的特點,滲透貫徹到高中級的每套功之中。
下面就各套功法的相關性,劃分為五組,對每套功的基本機理作一些闡述。
(1) 昆侖纏手八卦、拍打健身功、八字拔要腰功
昆侖纏手八卦 是大雁氣功中的第一套八卦功法,行功中以纏手(雙手各種姿式的相合感應)給臟腑貫氣,每到一處穴位可治三臟;八卦走圈則以太極陰陽和方位效應調節臟腑,運化還原先天“一氣”。開任督二脈,溝通七竅和五道關(印堂、天頂、耳關、眼關、口鼻關)。主練任督脈和五臟六腑,充養元精元氣。
拍打健身功 開通人體十四經脈,打通上下百會(天頂、涌泉)兩個主穴,氣貫上中下丹田,通理三焦(心肺、脾肝胃、腎臟膀骯)以及帶脈和命門,采收大自然元氣,排除體內病毒氣。全面拍通經絡,疏貫三丹田,納運八卦,有效調節臟腑和全身功能。
八字拔腰功 以晃腰、拔腰和納運八卦,打通上丹田到下丹田、大椎到尾椎(以及直通尾椎的第三頸骨穴和命門),直通昆侖帶,涌泉排病氣。開環跳,通腰臀,采收天地氣,行氣頭部到涌泉。疏經活絡,調補內臟,鍛煉四肢,圓足精氣。
(2) 三叉螺旋功、大雁掌、綿掌
三叉螺旋功 運用螺旋導引(身手形多為形成螺旋行氣的動作),結合納運八卦,促使“氣行螺旋轉,三叉神經(氣脈)開”,從而激導“全身經絡旋又旋,百會涌泉大循環”的氣場效應,通導內外關,打開大小關節(大關節為肩、腕、胯、踝;小關節為十指和十趾的各關節),神經轉,進氣得自然,氣沿人身上下表里交互運行,經絡氣場與臟腑氣場相融相濟,混元運化,四通八達。內掌(滋補)五臟,外掌(濡潤)筋骨皮,全身氣血暢通,懦養滋潤全身組織。
大雁掌 為武術氣功,內練氣,外練力,強速行氣與“調氣、收氣、回氣”自然結合,可促使全身經絡開,尤其頭部至會陰、膀至腰、天頂至環跳、腿部三里至涌泉各內經氣道有效打通。練精,練氣,練神、練力,練五行,練五氣,練五味,收大自然之氣,排病氣,上下貫通,加強體內外溝通和“天人合一”效應。
綿掌 從前述的螺旋行氣、強速行氣轉換到輕快綿柔,以速而柔、一氣哈成的導引,配合納運八卦,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三里一內關一涌泉”主要氣道,氣貫三丹田和氣戶、氣庫,充盈和提純心氣。行功的核心在內關,打通內關六道(三里至涌泉,大椎至昆侖,會陰至足跟),鍛煉經絡流注點“十指、十趾”。全身溝通,五臟圓滿,采收大自然元氣,排除全身病氣、毒氣、邪氣、惡氣,高度凈化。
(3) 五行八卦功、開發功
五行八卦功 主練脊柱和督脈,開七竅,合五行。內外貫氣,內貫氣益補神經,外貫氣滋潤皮膚。氣貫七竅明目健神;貫氣脾胃腎,調補肺肝心,充盈心氣,凈化大腸和小腸。充養元精,調和氣血,強筋壯骨,健肌潤膚。接天氣,收地氣,排除病氣,凈化全身。納八卦,歸元氣。
開發功 全面開發神智和人體素質,故名“開發”,以“七星北斗”拳形始功并發動氣機,因而亦叫“拳”。此為高級上乘功,全面打開人體經絡、穴竅和氣關,煉筑“內丹”。充實神與精氣,以心胸為主內練五臟,強化上中下丹田。通調上丹田,打開七竅穴位,包括眼根、耳根和耳根的前陰穴。主治“三心”,即左、右心(室)和膻中部位的心尖。開發下丹田,下治會陰,充實左右丹田,打通兩腿前后大筋、膝蓋半月板、陽陵泉及足三里。打通四肢各大關節穴位和動脈外的“氣眼”?纱龠M整個機體和大腦智能的全面開發。
(4) 開胸放香功、佛禪靜坐收氣功
開胸放香功和佛禪靜坐收氣功 是大雁氣功體系的高級秘傳功法,以動靜功結合,自然煉丹、筑丹,并且納放丹香?删毞盼宸N丹香中的任何一種丹香。五種丹香包括:檀香、牡丹香、茉莉香、蘭花香、丁香;牡丹香為“花香之王”,檀香為“茱香之王”。開通六條內經氣道:①心脈;②大椎到尾椎;③天頂到涌泉;④涌泉到帶脈;⑤帶脈到胸部;⑥胸部到三里;同時,通調89條絡脈相開通67個小關節。從天頂收天氣、中氣,涌泉排濁并收地氣,“三氣”混之為“一氣”,上下內外貫通,凈化三丹田,真氣還丹混成“丹氣”并轉化為“香氣”,從胸脈和天頂輻射于體外,并循行體內,最后納收入丹田。行功過程可同時實現煉丹、放香、納香三種功能。
(5) 安位靜功、遙視煉丹靜功、高級秘傳靜功、開穴靜功
安位靜功以五行八卦為基礎,它練大小周天,并使子午周天(人體前后方向)和卯酉周天(人體左右方向)相結合,兼練上下丹田,氣行任督脈和手陰陽經脈,并沿膽、肝、脾、胃及膀胱氣道運轉,自然采收天地氣,充養人體元氣,上丹貫氣充足,全身氣血暢通。
遙視煉丹靜功開通涌泉和命門,以收進地氣補貫上丹田,打開天頂穴,“收地氣開天頂,采天氣煉內丹”。通過手臂旋動,甩除病氣,凈化真氣;中丹田(膻中氣穴)收氣補貫腦后海、腦神經和三叉神經氣脈以及五官七竅。導通全身經絡,補貫三丹田以及氣庫、帶脈、膝軟骨穴、昆侖穴等八大穴位。真氣還元在下丹田筑丹,并充實上丹田。兼有治病、煉丹、開智益神之功效。
高級秘傳靜功以觀竅法、手形導引和口訣默念等導通大小周天,并螺旋旋運真氣循行全身(下、中、上),主練下中上三丹田,并有煉筑下丹田“內丹”的作用。真氣從手經激導,循行肩井、環跳,運轉小周天,下行涌泉,環行足經向上到下丹田聚丹,再環行上半身到百會,轉為大周天旋轉,全身經絡開通,真氣最后還元歸丹。
開穴靜功可開穴通竅,調和氣血,凈化全身,并收氣還丹。在打通人體“外經”的基礎上,開通四條至六條“內經”氣道:①環跳兩條;②前胸(胃咀)兩條;③胸部(心臟)兩條。并可調理三叉神經氣脈,使氣血旋運和調和,同時,采收大自然元氣,排除人體病氣濁氣(排病濁氣效應很強),使人體組織和真氣得以凈化,最后歸元氣還丹。
以上簡練闡述了高中級各套功法的導引、行氣和有關機理。歸納起來,可以看出,各套功在修練上有著緊密的有機聯系,而且隨著練法不斷深化,功力層次持續上升,從而在各套功之間產生“相濟互激”的效果,前一層次為后一層次筑基礎,后一層次則帶動前一層次再躍升。練到“開發拳”,再練“前六十四式”,前六十四式的效應就更高更全面了(高中級各套功的練功順序見附表)。
.jpg)
注:(1)練功順序表示功力上升的層次,按傳功的時間順序排列;
(2)標*者為需要經常堅持練習的功法;
(3)動功與靜功的對應亦是按傳功時間的順序,這種對應不是絕對的。
(三)大雁氣功功法應用上的幾個核心問題
什么是核心問題?基本功?雌饋砟切┳詈喴椎臇|西,是最重要的東西;竟Σ徽莆蘸,片面的去追術法,如果說也能得到效果的話,也是事倍功半,徒勞辛苦。屬于基本功的都是些什么呢?
1.關于精氣神
(1)精——是指人體一切精微的參與生理和生化活動的物質,其中主要是化學物質和化學能,它是構成人體和各器官的組織以及產生人體的各種物理場的基礎。所以《素問》說:“夫精者,身之本也”。
(2)氣——是人體化學物質經過人體物理場(神經電場、經絡電磁場)的作用,而產生的物理能量和各種輻射能量!鹅`樞》說:“真氣者,所受于天(指大自然),與各氣并而充身者也”。
(3)神——是指人體神經和臟器的化學反應以及神經電場運動所產生的物質、能量、信息三者合一的極超微的物質流。“神生于氣,氣化于精,精化氣,氣化神”,“精氣既足,神自旺矣。雖神自精氣而生,所以統馭精氣,而為運用之主者,則又在吾心之神”(《類經》)。
練精、練氣、練神,與大雁氣功主練三丹田有直接關系,精氣神本相互生,三個丹田本相溝通,練下丹之精氣,可以充實上丹之神,練上丹之神,也可還精化氣。但從練下丹田筑基,較合“道法自然”之理,筑基深厚,神自然旺盛并達到圓通,所以筑基是長期的事,對基礎功法要天天堅持。
2.關于松靜空
“松”是指人體最優的內外溝通狀態。“靜”是指人體最佳的諧調有序狀態。“空”是指松與靜的高度深化狀態,即人體在諧調有序之下的內外最優溝通狀態。
大雁氣功練功強調松靜自然,動靜相濟,剛柔相兼,這都是使陰陽相合的特定的方法。松靜自然,是在松的同時要靜,靜的同時要松。只松不靜謂之頑松,會形成內氣耗散;只靜不松,謂之枯靜,會使經通不暢甚至內氣阻滯。只有松靜相合,才能有序溝通,使內氣得到涵養,氣的質與能,才能不斷升躍。動靜相濟,剛柔相兼,也同此理,外動(形動)須內靜(神靜),內動(氣動)須外靜(形靜);柔而不懈,剛而不僵。這樣才能使內氣充分激導相維持,形成人體的非耗散結構。所以,無論練功或不練功都要保持心神不散。身心經常“歸靜”、“歸正”和“歸真”。
更深更高的功夫是通過“練空”而練出來的。通過“練空”能更好地練意、練氣、練力、練神,以及形成真息。什么是“練空”? 就是不介入意念而練“無為”。“練空”貫穿于大雁氣功的所有動功與靜功之中,例如,各種動功,口訣導引的靜功、動功配合口訣,靜功配不變或交替變化的形體造型,都屬“練空”、煉“無為”,因為不用意導,也不搞吐納,使內氣自然生發、蓄養。“練空”就不是練幾個竅、幾條經絡,而是練整個的人體場,通達所有穴竅關丹、經脈五行、神經血管、肌膚毛孔,此即:空而真”“不有而妙有”“無為而無所不為”的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怎樣做到“練空”? 就是神不外馳,魂不內蕩,“神在體內氣自回”。正如老子說:“常無,欲以觀其妙”,呂祖洞賓說:“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
3.關于法與理
修功要有法,但法有“有為”和“無為”之別,也有共性與個性之分。就共性而言,法于自然;個性而言,有小乘、中乘、大乘,亦即小法、中法、大法,但都須以自然為本,松靜虛空。
“法”練精氣——命,“悟”練神慧——性,“功”練精氣神,“德”養精氣神,法、悟、功、德兼合圓滿,方可得正道。大雁氣功講正、準、實,亦與此相結合,要求:意正而不亂,形準而不偏,行(行修)實而不華。
從小法開始,以大法圓成,可能是普遍規律,不管采用的是什么形式和內涵。造化圓通的古代高人,告人以大道圓通之真諦,指出“法本無法”、道法自然之說,這是從上乘層次和共性而言,不要錯誤理解不經過各具個性之法,從低到高(盡管這低的可能也很高),便可頓入圓通之境。
所說要悟,亦要循一定之法和規律,以本人已有的功力去體會,不可亂悟。氣功上乘境界確有玄虛之妙,但不要講的玄虛,令人不可捉摸,更不能在修練上故弄玄虛,需要的反倒是實而不華,無求無為,潛心修持,始終如一。上升到高層次便否定從基礎過渡之必要,這是不實之說。已過了河者,船才不需要,未過河者還是要有船過渡的。
練功有定時之功(練功時的練功),還要有無定時之功(無時不在練功),有事應事,無事松靜圓神,養成起居坐臥無時不在修持之習慣,其效甚著。
無求潛修,有無本一,道德得道,道法中正,人合宇宙,乾坤我同,真如無為,統一于空。人合宇宙,乾坤我同,即人體中有機結合了宇宙造化的一切基本規律,蓋因人是智慧生命體,有認識、改造、轉化世界物質之能力,我們古人認識了氣功規律,并且修出了超凡的功夫,這也是古人認識改造世界的偉大活動和貢獻。
從法講到理,理固然是修功的指針,但也可能形成修功之障礙。因氣功機制復雜,我國古代高人亦未能窮盡其理,但古人有一個偉大創造,即“道無為而無所不能為”,開了一個極大的窗口,不能深究的東西,不要去牽強附會。要知道,有限之理實際不真,以此種理為循,反而會限制功力上升。所以,無為就是以“法自然”、“師造化”為真諦,不勉強創造不實理論,而束縛修功者之悟性,形成思維之障礙,功力也就被限于有限之境。
練道功,亦講“中道”思想!吨芤状蟾怠酚羞@有樣幾句話:“大哉乾元,至哉坤元……天地交泰,黃離元吉,得中道”。(黃離指中性之陽)。中道亦即正道,要求修功時把形意神保持在非動非靜、不剛不柔的狀態,即有序的平衡態。例如,非動非靜(靜之動)是真“靜”,亦剛亦柔(柔之剛)是真“松”,非有非無是真“空”,自然無為是“正道”。
呂祖洞賓《百字碑賦》的幾句真言,對初學功者甚至練功有素者都有指導作用。
云:“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降心即制服雜念和排除外緣;不為即無為)。動靜知宗祖(宗祖一竅,在人體之眉間,即祖竅,需常照顧),無事更尋誰(再求其它,是無事找事)。不迷性自住(凈定),性住氣自回。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壺中”大至全身,小則為下丹氣穴)。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陰陽運化,關竅開通,伴隨響聲)……。短短幾句,道出了養氣結丹之秘要:一則清凈無為,二則“功”生于自身,無須外求。
總之,氣功的法與理,正如老子所說,“反者道之動”’一切都是相反相成,相輔相濟。這是共性和普遍規律,不論練什么功,都必須予以注重。
(四) 關于形、意與口訣的妙用
大雁氣功的形、意、口訣是相互結合的,都是激導內氣的手段,可產生奇妙的效果。
1.首先說形
形的準確而不失真,至關重要。不但動功的形要準確,靜功的手、足、身形也都不可偏離。形之重要,在于體形本身就是人體(磁)場的形狀,不同的形,產生不同的氣路。另外,大雁氣功多著重練人體的全息穴竅,即所謂“靈竅”。例如,手的掐穴位置在于接通不同的經脈;手放置的位置在于練下丹、中丹或上丹;足的單盤、雙盤或垂放也在于激發人體場的不同效應;手足身形的有機合一,應用于特定功法的特定效應。這些功法已經過一千多年的考驗,這都是真傳,絕不能隨意改動而使真傳失真,結果練不出真正的功夫。“形到意到,意到氣到”,所以形本身就是傳意之法,而且“其意更真”。
2.其次談意和口訣
大雁氣功練氣不用意導,但用氣還是完全靠意念,意到氣才能到。按目前氣功科研成果,已認識到意念是一種物質流,不論練功或者未練功,其意念信息都可以對生理活動產生控制和調節作用。1986年8月《體育報》報道過這樣一則驚人的消息:一位17歲的美國青年,長有腦瘤,瘤體大而不能手術,在醫生指導下,讓患者在大腦構想一個圖案,即想有各種射線在滅殺其瘤體的惡性細胞,結果半年后經檢查,瘤小了一半。在下半年,該青年找了一張最健康的大腦的圖像,將這個大腦圖像模擬為自己的大腦,又過半年,瘤體完全消失。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意念的玄妙作用。
大雁氣功的口訣,除了其音波有激導穴位和經絡的作用,口訣也有直接傳意的作用。比如說“氣循經絡周天通,練得內氣乾坤轉”(安位靜功),這兩組口訣一念,子——午、卯——酉兩種周天就自動旋轉。所以不論練功或發氣治病,以及發動功能,都可以使用大雁氣功的特定的口訣。
意念和口訣的使用,確需要一定的技巧,對此,老子《道德經》中就有論述,就是:“有生于無,強生于弱,剛生于柔,大生于小”。所以在練功、通導經絡、發氣收氣中,無論用意念或念口訣,都要微弱、柔和,越輕越柔,氣場激導越強,氣的穿透性越強,而且內氣經久不回退。古人對氣功用意的描述:“微意綿綿,若有若無”,“杳冥冥杳”,是千真萬確的。如果意和口訣用得重,氣機反而弱,甚至形成通導不良或氣阻。在需要加強意念時,也只是要加強意念的“專一性”和“定向性”,意念本身仍需保持微弱輕柔?傊,意念和口訣只要能“弱柔輕松”,“氣就自通”。收氣、發氣、排氣也是一樣。這里要注意,用意念或口訣收采天地氣時,意念不要外放,只要在大腦發出一個“意念”指令,全身放松入靜,氣就自回。
(五) 關于氣功態的導引層次
人體的內功能,大致地講是兩個場(生化場、物理場)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內氣和外氣是統一的,內氣是人體物理場能量的內激導和內循環,外氣是物理場能量的外輻射。氣與經絡是兩回事,經絡是人體除神經和體液系統以外的第三調節系統,它是縱橫交織、表理相連的具有復雜層次的組織,說經絡是沿著組織間隙即肌組織、臟組織、神經組織及其末梢的膜和空腔而分布的,可能有道理,例如各個臟器的外膜上分布著密集的經絡胞脈和支脈的末梢,頭部、胸部、小腹都存在組織空腔。但經絡產生的氣則是物理能量,氣可以由經絡支脈的末梢滲進組織和臟腑。所以經絡也有分工細密的層次結構,穴位是經絡的感應閥,也有總閥和大小閥栓,經絡術語則叫母穴、子穴或主穴、客穴。
發動氣機和激導氣場要打通穴位和經絡,在大雁氣功來說,這主要是用動功以及動功與靜功的結合來練的。簡而言之,經絡和穴位的最高層次是陰陽,經絡或臟腑部分屬于陰陽;任督脈是經絡之主;三丹田是穴竅之主;穴竅中大穴是小穴之母;五行是臟腑之主,坎離水火(心、腎)又是五行之主?傊,穴竅關丹,經絡五行,都有著層次關系,它們不是各自孤立的。因此,凡是高深的氣功,如大雁氣功,都是抓住各層次中的主穴、主經進行導引和控制,以主要帶次要,以至整個人體系統。大雁氣功的“氣功解剖”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祖傳的108穴位,主練36大穴,大穴帶小穴;主練三個丹田和大小周天,帶動所有主要經絡,以至最后練出“內丹”。大雁氣功各功法的導引特點是先開手經,手經開就帶動足經開,手足經皆開即十二經脈開,然后就會帶動奇經八脈尤其是任督二脈開,這樣三丹田自然充溢盈足,再往下走就是開通內經,主練五氣(五臟),五臟合六腑,進而合五官七竅、筋骨肌膚。所以抓住主要,練本,就可以治好各種疾病以及練出各種功能。舍本逐末,便會造成內部機能和陰陽不能達到完全平衡,因為違反了經絡、臟腑固有的層次關系(見附錄“大雁氣功的導引層次樹)
(六) 關于悟性和障礙
這兩個問題都屬于意識領域的問題,它對治病或練功能等各方面都有極大的影響。
1.首先談悟性
具有高深功夫的氣功傳人,傳功多用暗示和指點的方法,因為老師要試探徒弟的功力層次,層次已到,才能傳授更高層次的功夫。但有些同志功力已到,然而缺乏悟性,對老師的舉動言語不甚留意,這就影響功法深造。另外,自己練功,也要不斷領悟,只有悟到了真髓,大腦有了提練過的對功效的認識,這個被大腦接受并儲存的信息,它本身就可幫助你提高練功的效應。古人講“悟真”,就是這個道理。再有,中國氣功理論和功法很多,其中有真也有失真,因古人就有兩派人物,一派是真練出功夫,以自己的真知實感寫書傳人;另一派人物則不注重功夫,而只是理論上研究,結果失真和誤傳者很多。要掌握真傳,而不失真,就須切實提高悟性。
2.再談障礙
只有完全脫離身心上的障礙,才能掌握真功夫,并達到較高的層次,這樣也就提高了悟性。障礙有身障、心障兩類。身障就是過渡耗損精氣,所以要“身戒”,性生活要節制,注意勞逸結合。心障即思維障礙,這個障礙在我們氣功教師和輔導員之中和學員中都存在。首先,是意念不正。練功中,身上出現一些反應都是正常,但有些同志怕這怕那,胡亂捉摸,產生一些不良的精神信息,這反而壞事。大雁功絕對不出偏,所以,不管出現什么反應,都要用“皆好效應,自然成功”這個良性意念處理,良性意念有優化人體內功能的作用,氣功學與現代醫學都已證明。其次,有些人練功一段時間內對經絡氣場無明顯感知,不知這時內氣是在走內經、走微循環,就誤認為練功無效果,甚至棄而不練。功效主要看疾病是否好轉,腦體能力是否增強。認真堅持,氣場自然會圓足,毫無疑問。第三,是思想修養上的障礙,遇事勿動情,泰然處之,人樂觀時內功能就優化。最后一個最主要的障礙,是自己給自己設置種種思維上的障礙,例如:給人發氣怕收病氣;與病人一起練功和接觸病人也怕收病氣;追求功夫或者認定自己練不出這種功能或那種功能;對某些功法如“后六十四式”和“大雁掌”有收排氣的“雙向”效應被認為排氣多而不敢練 (一切強勁和快速的動作在轉換時,稍靜,停一、二秒鐘,氣就全都收回);以及對內氣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化時可能伴隨氣場暫時減弱或消失現象也不理解,而產生急躁,氣餒等。殊不知這暫時減弱之后隨之而來的是更強更高質與能的氣場。另外,有的人甚至懷疑我的功,隨意猜測我的功法那么多可能是我自己編造的,這些人不知道,中國在氣功方面是藏龍臥虎,未出山的高人還大有人在,有些人可能就不出來了,但是他們知道別人的功和功力,難道我敢把粗制濫造的東西拿給社會嗎? 我的功都是祖傳真傳,不僅傳功,而且給信息。我們劃分基礎功和高中級功僅指大雁功體系內而言,實際上“前六十四式”筑基就是高深的更何況深造了。以上這些都是練功和用功之大忌,不很好地加以控制和解決,就必然影響功效。
總之,這些障礙都是自己的意念作用,意念既是—種物質流,特別是練功有素之后,它的作用更強,意念一動,內功能就隨之產生變化,所以必須“練已”“離障”不給自己設置任何障礙;無障礙才能使人體內外最優而有序地溝通。最優溝通就是體內真氣無礙運行,自動收采外界和大自然中一切好的“能量”,對不好的東西如污染和疾病信息等,則會自動屏防,對其不介意便可屏蔽掉。但是一有障礙,“怕”字一出現,所怕的東西就會進來;不怕,就進不來。障礙就象內功能中各種輻射的無序噪擾一樣,要將其一個一個都排除,切實做到大雁氣功的練功三原則——“正、準、實”,則自然成功,不費難矣。
圖:大雁氣功的導引層次樹(見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