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斌樓戳腳翻子全書
作者:張大為 洪志田 鐘海明
一、動作名稱
1. 預備式
2. 展旗式
3. 虎抱頭式
4. 套插步壓刀式
5. 轉環撩刀式
6. 搗步搬撩式
7. 翻刀拍壓式
8. 寸步推刀式
9. 攪刀馬步攔腰式
10. 進右步挑捅式
11. 撤左步撈肋式
12. 大蟒翻身(劈刀三次)
13. 回身劈刀式
14. 進右步挑攪式
15. 踅身仆地刀式(古稱撥草尋蛇)
16. 起身龍佗式
17. 八步轉環式
18. 左右撥刀式
19. 立劈式
20. 收式
二、動作說明
1. 預備式
左右掌指順腿下垂指地,右手提刀刀刃朝前,立正站定,眼向前平視(圖4-2-1)。
2. 展旗式
左腳向左跨步,右手刀刃朝胸前掩刀下壓,左手隨后掩手從上往下劃弧,再向上翻手,掌心朝外,停在左太陽穴斜上方八寸處。左臂屈肘撐圓,身隨式向下朝前撲,左虎步站好。右手停于右膝上,刀刃斜向下方,扭身擺頭眼看右手(圖4-2-2)。
3. 虎抱頭式
右手刀向前捅出,刀尖朝前刃朝下(圖4-2-3)。
向前捅刀不停,以刀背向上挑磕,并向前勾踢右腿,左手就勢抓緊刀把,左右兩手相距一尺左右。左腿彎弓獨立,挺胸抬頭,刀護手在右肩上,刀把大環斜對胸前(圖4-2-4)。
刀向上挑磕急速向下劈劃,右腳向前落地。左手活把往大環處滑動,當滑至距刀把大環25厘米處握緊(圖4-2-5)。
當右腳一落地,馬上向左腿方向側身,進左步成虎步。雙手握刀迅速向左上方撈刀,刀把大環緊貼在左胯上,刀身斜立,刃朝后;向右擺頭,眼看右方。
4.套插步壓刀式
刀背朝后,刀尖向右腳下剜披,扭身看刀尖(圖4-2-7)。
當刀尖剜過右腳時,快速向右腳前上左步,左腳落地之后右腳迅速向左腳后方倒插。雙手剜刀式不停,當刀尖剜撥到右肩高時,變刀刃朝上再向前劈刀。隨劈刀之式兩腿同時屈膝為半坐盤式,刀刃朝下壓刀。扭腰擺頭看刀尖(圖4-2-8、圖4-2-9)。
5.轉環撩刀式
原地順時針轉體360度,刀隨身轉,以刀刃向斜上方撩出,變坐盤為右弓步撩刀式。刀刃朝外,刀把大環緊靠右胯上方,向前順出左肩,刀尖與鼻尖平,左手在后、右手在前交叉握刀(圖4-2-10)。
6.搗步搬撩式
向前勾踢左腳,以刀刃向上往上挑撐。
當左腳要落地時,左肩向前、右肩往后側身,向身后劈刀,刃朝下以尖指地,刀把大環朝前(圖4-2-11)。
左腳落、右腳起向前踢寸腿。雙手緊隨右腳向前落地,以刀刃向前撩起。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彎曲如弓,側身前仆,刀把大環緊貼左胯上,右臂屈肘下垂對右膝,雙手抱刀,刀刃朝上,刀尖與鼻尖平,眼看刀尖(圖4-2-12)。
7.翻刀拍壓式
向上輕提右腳,雙手借提腳之勢翻手腕,以刀身的平面往下拍壓。手心朝下,刀刃朝外,刀尖與胸口齊平。身形為腰圓,背弓,頭頂天(圖4-2-13)。
8.寸步推刀式
向前進右腳,左腳緊隨右腳跟進步,變右弓步。雙手隨勢向前推捅刀,右肩在前側身,刀把大環靠緊左肋。刀形不變,眼向前看(圖4-2-14)。
9.攪刀馬步攔腰式
向前上左步,刀尖下垂以刀把向前劈壓(圖4-2-15)。
左腳落地之后,右腳迅速向左腳后倒插步,刀頭由下向上剜撥,再以刀刃向左后劈刀,眼看刀尖(圖4-2-16)。
雙手十字交叉劈刀不停,順時針方向轉360度,步成騎馬式。以刀刃向前隨身攔腰轉砍,當身轉過280度時左手撒把,掌心朝外,停于左太陽穴上方八寸處。右手手心朝下,刀刃朝外,刀把平橫于右側背后,扭腰、轉胯、擺頭,眼看刀尖(4-2-17)。
10.進右步挑捅式
向左肩后回身,以刀尖和刀背由下過兩膝,左手接刀向上挑捅,刀尖過頭頂。在雙手轉身挑刀的同時,急速向前勾踢右腳,左腿彎曲如弓獨立(圖4-2-18)。

11.撤左步撈肋式
右腳向前落地,就勢向前仆身,向下劈刀,步成右弓步。低頭看刀尖,刀把大環向上緊貼左肋(圖4-2-19)。
左腳向后撤,左轉,刀隨勢向后,以刀刃向斜上方撈起;⒉秸痉,右手屈肘卷腕,手心朝上,左手心朝下扣,刀把大環緊靠左胯上,刀尖與鼻尖齊平,眼向前看(圖4-2-20)。
12.大蟒翻身(劈刀三次)
迅速向左翻身180度,上右步,劈刀垂尖。右腿彎曲如弓支撐,左腿屈膝下垂,以足趾戳地,足跟上蹺,身向前撲,低頭看刀(圖4-2-21)。
迅速騰空翻身360度劈刀(圖4-2-22),雙腳落地之后,馬上叉騰空翻身劈刀,方法相同(連環兩次劈刀)。
13.回身劈刀式
雙腳一落地就馬上向左翻身180度,雙手握刀隨勢向左劈刀垂尖指地,變左弓步形,身向前仆(圖4-2-23)。
左弓步劈刀不停,迅速往后帶刀坐身,變左虛丁步式。右手提刀刀背貼大腿外側,刀刃朝斜下方,左手趁向后帶刀之勢從刀背上向前擰腕搓出,指尖朝前立于左腳上。挺胸眼看前方(圖4-2-24左虛步刀式)。
14.進右步挑攪式
身體向前移,右手提刀向前連捅帶挑,左手接抓刀把向前勾踢右腳。刀刃由朝下變朝上,刀尖朝后刀把大環向前,左腿彎曲如弓獨立,眼向前看(圖4-2-25)。
刀挑過之后,馬上雙手帶把往下劈刀,右腳同時落地屈膝如弓支撐,左腿弓膝下垂,足跟蹺起以足尖向前滑動跟步適度,向前仆身低頭(圖4-2-26)。
搖身,晃肩,以順時針方向提攪劃圓。劃圓時刀頭上提與向下點壓仍以刀背朝上。向上挑攪刀時左腳落平屈膝獨立,重心向后移提右膝。
刀向下攪壓時右腳落地,身向前仆提左腳(同圖4-2-26)照此法連做三次攪壓。
第三次向上提刀時要以刀刃朝上向左上方斜行搬撈,右肩與右膝上下對正,眼向前看(圖4-2-27)。刀把大環貼左胯,右手巷腕抱刀。
15.踅身仆地刀式(古稱撥草尋蛇)
向身后撤右腳變馬步,雙手握刀隨變式以刀背朝前垂尖剜撥。刀尖朝下時向上立刀把,刀頭向上時以刀把大環向下劈砸(圖4-2-28、圖4-2-29)。
剜刀不停,馬上翻手腕向左倒劈,馬步不變左右兩手十字交叉抱頭,擺頭向左看刀尖(圖4-2-30)。
向前上左步撩刀,站馬步兩手交叉小變停于左肩前,刀頭斜向下,刀把斜右腋前,眼向下看刀(圖4-2-31)。
向左腳后倒插右腳,坐盤,雙手隨勢翻手腕以刀背向右右上方撥刀,眼看前方。
轉身變坐盤為右仆地錦式,雙手握刀由撥刀做踅頭剽刀,左手掩于右腋下。
踅頭剽刀式不停,雙手隨踅身仆步向右腳前斜砍。當身體轉過之后左手撒把撐架于左太陽穴斜上方八寸處,右手虎口朝前停于右腳上,刀順于腿,刀刃朝后,眼看右手(圖4-2-32)
16.起身龍佗式
向上提身,扭腰向后擺左肩左手,再擺頭看右手(罔4-2-33)。
向右扭腰回身前移,左手由后向前撩掌,右腿屈膝如弓支撐,左腳虛點,眼看左手。
撩掌式不停,突然向上斜提左膝,左腳橫懸于右膝上,彎腰弓背兩手向外撐。左手手心朝外停于左太陽穴斜上方,右手在下橫刀于胯外側,擺頭看右手(圖4-2-34)。
17.八步轉環式
左腳落地,兩手形不變以八步轉走一周,眼睛一直看右手(網4-2-35、圖4-2-36)。
18.左右撥刀式
當轉回原位之后速以左手接握刀把,向左側弓背轉身以刀背往左翻撥,提左腳右腿獨立(圖4-2-37)。
向上翻撥,提右腳轉身向右腳下撥刀(圖4-2-38)。
19.立劈式
右撥刀式不停,翻手腕使刀刃朝上,左腳向右并攏直身向前劈刀,左手掩于右腋下與刀頭平,眼看刀尖(罔4-2-39)。
20.收式
回抽右手,左手撤開刀把,刀把順右腿往下豎立,左手順左腿向下垂指,刀刃朝前以刀背貼右臂,擺頭向左平視,收式動作(圖4-2-40)。
注:雙手帶有兩趟,這里選擇的是頭趟雙手帶。
雙手帶歌訣(又稱大環刀歌):
大環寶刀在腰藏,迎門扇臉放毫光。
三砍三帶疾步進,回帶攪刀左手揚。
懷中抱月當場站,轉身倒步把刀亮。
撥云三刀見日月,懷中抱月白猿像。
轉挑盤根橫刀剁,裹腦抱月真剛強。
三轉三推疾博進,轉刀探海大盤象。
臥魚橫刀盤根式,劈砍閃掛不用忙。
左右青龍藏刀式,起身進步把刀亮。
腿起云翻懷抱月,撥草尋蛇龍入江。
玉帶纏腰疾裹進,走時又要回頭望。
轉身疾走坐盤式,順手裹腦把刀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