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舞蹈產生和流傳于民間、風格鮮明、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舞蹈。它反映人民的勞動、斗爭、交際和愛情生活。
不同民族和地區的民間舞蹈受生活方式、歷史傳統、風俗習慣、民族性格、宗教信仰甚至地理和氣候等自然環境的影響而顯現出風格特色的明顯差異。民間舞蹈也具有它的共同特點:①自娛性。動作步法比較單純精煉,易于為廣大群眾所掌握。在家族,村寨中以言傳身授的獨特方式繼承流傳,其表演性質常常和群眾性的自娛活動緊密相連。許多種類的民間舞蹈都可以形成成千上萬人的大型舞會。②即興性。民間舞蹈動作姿態的規范性較弱,可變性較強,在大體一致的步伐、動作、節奏、韻律下,不同舞蹈者可做各種即興的發揮。③穩定性。由于其常在特定范圍內流傳,受外界影響甚少,雖在不斷變化發展中,但其風格特色相對比較穩定,改變緩慢。
民間舞蹈是專業舞蹈創作主要素材來源。各國封建社會的宮廷舞蹈、各國各民族的古典舞蹈、劇場歌舞和舞會舞蹈,都和民間舞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經過專業工作者加工,運用在芭蕾中的穿插性民間舞,被稱為“性格舞”。中國的戲曲舞蹈和新的創作舞蹈中,也大量地吸收了各種民間舞蹈。同時,民間舞蹈仍然獨立存在于自己原有的范圍內,沿著自己的途徑世代相傳。中國各民族各地區都有各自的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形式多樣。其共同的特點是:載歌載舞,多用道具,自由生動的表演形式和借助故事傳說,形象鮮明生動,內容與形式緊密結合。
同時也是由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歷史進程中集體創造,不斷積累、發展而形成的,并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一種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國家、各民族、各地區人民的生活勞動方式、歷史文化心態、風俗習慣,以及自然環境的差異,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
中國的民間舞蹈種類繁多,風格各異。其中最流行的有:
(1)秧歌;(2)腰鼓;(3)跑旱船;(4)花燈;(5)采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