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手道,是由距今五百年前的古老格斗術和中國傳入日本的拳法揉合而成的。那時,在琉球上層階級間,暗中參考中國的拳法創出了獨特的唐手,即最初的“空手道”。而在“唐手”之前,已有“那里手”和“首里手”兩種名稱是根據地域分別的,成為現今空手道各流派的淵源。
后來此武術流入日本,經過發展分流,漸成現今的空手道。
1922年5月沖繩尚武會會長,船越義珍赴東京,在文部省主辦的體育展覽會上表演唐手以后。唐手就在日本迅速普及。1935年船越義珍大師出版了《空手道教學方式》一書,唐手正式改名為“空手道”?帐值腊l展到了現代已與其他一些運動一樣成為一項體育比賽項目。自從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盟”,并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當前空手道正式的國際組織為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正統空手道主要有松濤館流、和道流、剛柔流、系東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聯盟的型(套路)的比賽標準僅以松濤館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為標準。
空手道發展到了現代已與其他一些運動一樣成為一項育比賽項目。自從1970年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盟”,并舉辦了第一屆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當前空手道正式的國際組織為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正統空手道主要有松濤館流、和道流、剛柔流、系東流四大流派。世界空手道聯盟的型(套路)的比賽標準僅以松濤館等四大流派的指定型為標準。
一、松濤館流
松濤館流的創始人即為現代空手道始祖船越義珍(1870~1957),該流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空手道流派。松濤館流空手道系空手道中的所謂“南舟北馬”中的北派功夫。松濤館流空手道共有26個規定型(套路)。其技術特征為大開大闔,動作走直線,多用弓步大馬,注重腿法運用,是剛猛型空手道的典范。類似中國武術中的北派少林拳。因為其動作幅度大且簡潔深受歐美空手道愛好者的喜愛,在世界空手道強國法國、德國、英國、美國等空手道的市場占有率達到80%以上。隨著空手道運動的全球化,剛猛直接的松濤館流空手道的優勢則更為明顯。
該流派的代表團體有日本空手道協會(JKA),國際松濤館空手道聯盟(SKI),國際松濤會(ISKF)等數個國際性聯盟及松濤會、松濤同盟會、松濤館、松濤聯合會、三田會、稻門會、拓空會等。其中JKA是日本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具規模的空手道流派團體。目前全世界共有80余個國家地區的空手道團隊加盟JKA,每兩年舉行世界比賽。該團體由船越義珍所開創,于日本昭和23年正式成立,日本文部省于昭和33年4月10日正式登記認可的公益社團法人。
二、剛柔流
剛柔流空手道的創始人是宮城長順。宮城于明治21年出生于琉球,14歲加入那霸手名師東恩納寬量的門下,18歲赴中國福建省,學習中國拳法。歸國后將獨特的技法系統化。該流系“南舟北馬”中的南派功夫,受系統來自南少林拳白鶴門。其流派的名稱就來自白鶴門流傳秘書《武備志》中拳八句中的一句“法剛柔吞吐身隨時應變”因此得名剛柔流。該流派空手道有明顯的南拳特色,以小架三戰步、貓足立為主,講究剛柔并濟。在修行時注重“氣”、“息”、“體”的鍛煉。剛柔流共有13個規定型。
剛柔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剛柔會,世界剛柔流空手道聯盟,剛柔館,剛柔聯盟,正剛會等,該流派在東南亞地區有相當大的影響,也是最早傳入中國的空手道流派之一。另外要注意的是世界上另一大空手道體系即全接觸式硬式空手道的代表-極真會的創始人大山倍達即是日本剛柔會開祖山口剛玄的弟子曹寧柱的學生。
三、和道流
和道流空手道的創始人為大冢博紀,大冢博紀出生于明治25年。6歲起學習柔道。于大正9年到船越義珍的明正塾學習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揚心流柔術。大正13年,在皇居濟寧館道場舉行的舞蹈演武會中參加琉球唐手術表演,大冢博紀表演自創的“唐手術亂取形”(現代空手道中的約束對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劍白刃”博得好評。以此為契機,大冢博紀在昭和8年5月創設“和道流”即將空手道與日本柔術合而為一的意思。該流派受到“神道揚心流”柔術的影響頗深,其中“ 別”、“流”、“押”、“引”、“入身”、“轉身”等更是柔術的技法特征。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斗技術,是極少數在格斗中能體現流派特征的空手道,該流派出現了許多空手道格斗比賽冠軍。同時該派空手道也屬松濤館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濤館流的影響,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和道會,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聯盟等,和道流最大勢力是在日本的大學和學校,以東京大學、東京農業、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齒科、東京工業、東京外語、北海道、熊本工業、福岡等高校體育聯盟中空手道強校為中堅力量,F任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事務局長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四、系東流
系東流的創始人摩文仁賢和生于明治22年琉球首里市,13歲時成為首里手名家系州安恒的嫡傳弟子,20歲時投入那霸手名師東恩納寬量的門下。后又學習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學習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械。摩文仁賢和于昭和3年上京,在到達日本本土的琉球唐手家中,完全學會首里手和那霸手的僅摩文仁一人而已。
昭和9年摩文仁賢和在大坂開設養秀館道場,以自己兩位恩師名字的開頭各取一字當成流名,成為系東流。系東流的特點是以“守、破、離”三字來總結,即對型的忠實遵守而后應用最后獨立,以此獨特的方法來修行空手道。
而且系東流空手道極其重視空手道精神的修養,開祖摩文仁賢和極強調系東流空手道為“君子的拳”是為修行圓滿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進行空手道修行。系東流空手道一共有47個規定型,是四大流派中規定型最多的,也是排選手代表日本參加世界空手道比賽中型比賽最多的流派。系東流的型是其流派的一大特色。
系東流的代表團體有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系東會,世界系東流空手道聯盟,林派系東流、正氣會、修交會、修道會、圣心會、明武會等。自1989起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級空手道比賽。
五、極真會
極真會館是由大山倍達于1965年于東京創立。大山倍達于1923年生于東京。9歲時在其姊居于滿洲的農場內,首次接觸到武術,并學習到中國南方拳法“十八手”。1938年,15歲的大山移居日本,并加入日本空軍之列,成為空軍飛行員。其時,他開始接受柔道和拳擊的訓練。后來,他跟隨松濤館空手道創立人船越義珍學習沖繩空手道。醉心武學的大山,進步神速,17歲時已取得松濤館空手道黑帶二段,20歲時更考獲四段之佳績。同時,20歲的他亦成柔道黑帶四段之高手。
二次世界大戰后,日軍投降。大山跟隨剛柔流空手道大師曹寧柱學習空手道,曹寧柱以其驚人的力量和精神意志而聞名,對年青的大山倍達有著極具深遠的影響。他鼓勵大山應一生獻身于武道,并建議他離開文明的人類社會去進行肉體及精神上的隱居修煉。這時,大山接觸到吉川英治之著作《宮本武藏》,他從書里學習到劍圣宮本武藏之武士道精神,自此這本著作就成為他心靈上的導師。
1947年,大山倍達參加了二次大戰后第一次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武術大賽,雖然他得到是項大賽的冠軍。但他深深體會到傳統式空手道賽例并沒有實際的戰斗能力,他決意要發揚一種實戰式的空手道。加上他一直為未能完成三年的隱居修煉而耿耿于懷。他已立志一生奉獻于武學。為此,他決定再一次離開文明社會去完成他的心愿。這次,他選擇了千葉縣清澄山作為他提升自我的地方。為了這次狂熱的修煉,他每天練習十二小時,每天不停地在寒冷的瀑布下煉習,徒手擊碎石塊,以樹干作拳打腳踢的鍜煉及在有刺的植物叢上作上百次的跳躍等。晚上,大山會以冥想及靜思來作心靈的鍜煉。經過了十八個月的難苦鍜煉,大山終于回到了文明的人類社會,這時他感到自己脫胎換骨,正是大展拳腳的時候。
為了測試自身的力量和宣揚其提倡的實戰空手道,大山于1950年開始,分別與五十二頭公牛交戰,結果三頭當場死亡,有四十九頭公牛的牛角被其以空手道手刀徒手砍掉。1952年間,大山倍達遠赴美國多個地方,公開實地示范他所主張的武學。其間他將所有270個對手全部擊敗,大部份他都以“一擊必殺”的招式取得勝利。而每一場對決都在三分鐘內分出勝負。有人如此評論大山倍達的威力:“對決時,當他走近你,你就完了。沒有人能抵御他的攻擊。如你用手臂去抵擋他的拳,你的手臂必然折斷,但如果你沒有抵擋,那折斷的必然是你身上的骨頭或肋骨。”據說,他能以拇指及食指扭曲十元硬幣,更可以用徒手手刀一連劈斷十四瓶威士忌瓶頸。正因大山倍達的驚人力量和技術,自此,人們都稱他為“神手:大山倍達”。
1953年,大山倍達在東京成立他的第一個道場。其時他正處于高峰狀態。他揉合了不同武術派系加以舍短取長,融會于自身所提倡的實戰空手道中,加上他對學生的訓練非常嚴格,奠定了極真空手道的基礎。1957年,第一所“大山”道場由Bobby Lowe師范于夏威夷成立。Bobby Lowe熱愛武術。自幼接受教頭父親的中國武術訓練。23歲時的他,已是柔道的黑帶四段,劍道的黑帶二段及合氣道的黑帶初段。如此一位武學高手亦于1952年間,大山在夏威夷之空手道示范中,被其驚人的力量及技術所震攝,隨即與大山會面,并拜其為師,追隨學藝。而Bobby Lowe亦成為極真會館首位“內弟子”。“若獅子”之傳統亦由此而來。極真會館每年均會選出少數精英進行100天的入室嚴格訓練。
極真會之世界性總部于1963年開始建立。于1965年于東京正式啟用。并命名為“極真”,全名為“國際空手道連盟,極真會館”由1969年起,每年主辦全日本空手道大賽及每隔四年主辦全世界空手道大賽,至今從未間斷,并以全接觸式賽例聞名于世。亦因為極真空手道的訓練嚴格,努力不懈,不屈不撓的斗志精神。令極真派得到全球;武術界之認同。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間,極真會館在全球120多個國家都設立了分部,學員超過一千二百萬人,成為世界上最大之武術組織之一。
極真空手道帶位:初學(白帶),10級橙帶,9級橙帶1杠,8級藍帶,7藍帶1杠,6級黃帶,5黃帶1杠,4級綠帶,3級綠帶1杠,2級棕帶,1級棕帶1杠,黑帶初段~黑帶10段。
空手道并非人所了解的日本武術,它起源于中國盛唐時期,由日本武道傳播者帶回日本,將其完善。它原稱“唐手”,因日文讀音與“空手道”諧同,在1935年才正式改名為空手道?帐值理椖恐鼗刂袊,其意義遠非幾千人的身體得到鍛煉,它可以對社會風氣,精神文明建設形成相當的積極影響,F代空手道繼承了實用性、觀賞性的特點,屏棄現代中國武術純觀賞為主而忽視實用性的特點。目前,世界已擁有聯盟組織近百個,1700萬名會員(含集體會員),在日本的大中小學校都開設空手道選修課和成立俱樂部。
空手道是以嚴格的訓練,使學員達到一定的自控水平,使人的精神和肌體更協調?帐值廊缤瑫、音樂、美術一樣要求自我修養,它具有精辟的哲學理論、科學系統的訓練;它所追求的是一種身心的統一,內與外的統一,精神和力量的統一和人真善美的藝術修養。它不僅培養個體形成個人優秀品質,還培養個人形成團結友愛,互助的集體意識。在拳力學校,大家通過共同的真心付出,刻苦的訓練生活,在共同認識的人與人之間,人與學校之間形成了一種親密無間,同心同德,共同前進的關系。這就是空手道的滋力!

空手道中的手、腿技、攻擊、防守、是攻防的基本,也是空手道的入門,更是最終的技術目標,這些基本動作,盡管在幾個月內大部分可以練成,但是即使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可能達不到真正完善的境界。因此,選擇這條路的人士,必須得不懈、不怠、認真而持續的修煉,鍛煉。而且要順應自己的體能,合理的進行有組織、計劃性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即使是激烈的訓練,也需在符合運動力學。生理學的前提下合理的進行,才能體現其效果。從古到今,經過長年的累積,所創造出來的"空手、技術"加上現代科學的理論才制定了其合理性。但是,就另一方面而言,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疑問,有待今后的科學研究來證實它。另一點,也為了尊重現成的科學資料,空手道也因此確實的被期待著能向更高的次元飛越發展。所以以下重要幾點,希望諸讀者能完全的理解、掌握、持續的進行合理性的修煉,訓練。
一、架式正確的架式與運動力學或生理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例如:在實戰中又沖拳、踢腿的時候,更嚴格的被要求,還有在拳面擊中目標時,瞬間的沖擊力非常的大。所以為了能受得住著打擊,身體各個關節大固定也是重要的。特別是"變化多端"的腿技,常常需要單腳站立,所以保持平衡感的架式是重要的。還有依據身體的重心及實際情況、目的來自自然的擺架。還有因為隨著身體的動能、重心不停的前后左右移動。所以為了培養隨時都能隨心所欲,隨機應變的神經反應,平時的素質訓練也相當的重要。另一點,如果長時間用同一支腳來支撐體重,容易被對手找出破綻。所以兩腳的相互交換也是不容忽視的。而且心里也需時常警戒著別讓對手的虛招給迷惑了。
二、力量與速度力量是由速度所積蓄而成的。若是單靠發達的肌肉在運動與武道界中是無法有多大的成就?帐值阑炯挤ㄖ凶罱K極的威力是取決于在使用沖拳、腿技時,擊中目標瞬間所集中的沖擊力,并隨著速度、力量也跟著提升。一個技術成熟的人其沖拳速度,最高可達到13M/SEC以上。破壞力可達到700KG超重量級的水平。為了要增加速度與力量,可以利用“偶力學”或“反作用”,還有對運動力學的理解也相當的重要。
三、力量的集中與放松空手道的威力,絕對不是只限于腕力與腿勁而已。而能將被制定好的身體各部分力量,協力的集中于同一時間、方向、目的,才是獲得強大力量的開始。還有,使用技術時,如果可以放松不必要的力量,將會使原本的攻擊力量效果性的增加。而且要像由“0到10,10到0一般”,放松--使勁--放松,但是放松力量并不等于放松精神。運動員的精神必須時常保持飽滿狀態,所以將不必要的力量放松是為了隨時可以準備下次攻擊的力量。
四、肌力的強化運作身體的原動力是肌力。因此,具備強健的彈力性肌肉是非常重要的。只靠理解技術要領與運動力學而使用技術的原動力--肌力不足的話,將無法正確的運動,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所以日常的肌力強化鍛煉也變的很重要。使用某項技術必須了解哪一部分肌肉為之動肌,再配合合理的鍛煉的前提,也相當的重要?傊,使用技術時,主要的肌肉用的越多,獲得的效果也較大。反之,減少不必要的肌肉運作,也可降低體能的消耗。肌肉整體能協調性的運作的話,就能達到理想的效率。
五、節奏(拍)與時機優秀的運動技巧發揮是在于運動時能保持心情愉快的節拍及律動性。在各種運動技巧中,有的用音樂的節拍無法表現復雜的“時機”。所以領悟運動技術的節奏是非常重要的。一形式上來解釋,共分為力量的強弱、技術使用的急緩、身體的伸縮三個要素。修煉到了一定程度的高手,其技術力量強大,而且自然而完美。如以運動感覺來說:"節奏與時機"掌握的得體,才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捷境。
六、腰勁空手道所有技術所擁有的爆發力身體的回轉動作,特別是腰的回轉。腰做為精神安定的根基,正確的架式及維持平衡的基礎,更是力量的泉源。所以對運動員來說,特別的重要。腰的運作,擔當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項運動的重要任務。對于空手道而言也不例外,也就是說,無論進攻或防守,都離不開腰。
七、呼吸技術是與呼吸同時進行的。技術與呼吸的關系,在防守時呼吸,攻擊時吐氣。運用技法時從頭到尾一次呼吸。呼吸并不是單一方式而已,而是要配合身體動作的各種變化,而對應式的呼吸。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呼氣時卻不可吐盡。如以十分來說,就留得二分,這點很重要,不然,氣一但吐光,身體就會變虛,這時,就算是很小的力量也無法抵抗,也無法訓練的變化及對應下一個動作。
空手道是巧妙應用拳、腳,探究勝負的原理,進而達到超越勝敗的境地,是磨煉精神、體魄、技術,探究真、善、美的動態的禪道。通過不懈的鍛煉、嚴格艱辛的競技,掌握高級的護身之技,養成強健的身體和健全的精神,以信心和勇氣努力實踐,從而為人類社會的正義、和平、發展作出積極的確可以做出某種程度的貢獻。要特別注意,空手道的道十分重要,也就是空手道的精神,是空手道最根本的精髓。

空手道和柔道、跆拳道一樣,空手道的等級也是用腰帶顏色來表示的,而每一個流派都有自己的等級規則,比如松濤館流:10~9級:白帶(初學者) 8級:黃帶 7級:紅帶 6級:橙帶 5級:綠帶 4級:藍帶 3級:紫帶 2~1級:茶帶(分茶帶二段和茶帶一段)。
白帶:入門后,與道服配套購買
黃帶:體能、基本功、五本組手、平安一段
紅帶:黃帶所有內容、三本組手、平安二段
橙帶:紅帶所有內容、三本組手(正反)、平安三段
藍帶:橙帶所有內容、一本組手、平安四段
綠帶:藍帶所有內容、一本組手、平安五段、三人實戰、破板一塊
紫帶:綠帶所有內容、一本組手、鐵騎初段、五人實戰、破板三塊
茶帶:紫帶所有內容、一本組手、自由型兩套、十人實戰、破板五塊
黑帶(入段):茶帶所有內容、十一套型、二十人實戰、破板十塊
白帶是和道服配套購買的,然后就看各人的努力程度了。
世界空手道聯盟WKF 升段所需年資表:
初段:(必須16歲以上)
二段:取得初段者(必須16歲以上)
三段:取得二段者(必須16歲以上)
四段:取得三段后、3年以上經過者(30歲以上,年資11年以上)
五段:取得四段后、4年以上經過者(35歲以上,年資16年以上)
六段:取得五段后、5年以上經過者(41歲以上,年資21年以上)
七段:取得六段后、6年以上經過者(48歲以上,年資28年以上)
八段:取得七段后、7年以上經過者(58歲以上,年資38年以上)
九段:取得八段后、8年以上經過者(60歲以上)
十段:取得九段后、9年以上經過者(70歲以上)
只有為空手道發展作出較大貢獻的空手道大師才能獲得黑帶四段以上段位!

選手
一、選手必須一方戴紅色,另一方戴藍色被W.K.F.所認可的拳套。
二、選手僅系一條腰帶。紅方系紅帶,白方系藍帶。比賽時不系段位帶。
三、選手必須戴護牙套。
四、護陰和軟的脛骨護墊是被允許的,但禁止使用脛骨/腳背連在一起之護具。所有的護具都必須由W.K.F.所認可的。
五、在大會醫師的建議之下,因受傷而要使用繃帶、護墊或吊帶,須得到主審裁判的同意。
對打比賽的組織
一、對打比賽可分為團體賽和個人賽。個人賽依體重分量級和無限量級。體重分級則細分為回合(Bout)賽;睾腺愐舶▓F體賽中的個別個人賽。
二、團體賽中,各隊參賽者的數目必須為單數;男子隊由7名隊員組成,其中包含5位出場選手;女子隊由4名隊員組成,其中包含3位出場選手。
三、比賽前,各隊代表應從全隊男性7名或女性4名的名單中,選出參賽者,而且將參賽者攻擊次序填寫於大會所規定之表格交出。任何隊員或教練未提出書面報告即擅自更改出場選手或出場順序時,該隊將被判失格。
裁判小組
每場比賽的裁判小組包括一名主審(Shushin),三名副審(Fukushin)和一名監察(Kansa)。另設有計時員、報分員、記錄員、記錄監察員若干人。
比賽時間
每回合對打比賽的時間為成年男性3分鐘(團體賽和個人賽相同),女性、青少年和幼年組選手比賽時間定為每回合2分鐘。
得分
一、“得分”分數分為三種:
A.3分(SANBON)
B.2分(NIHON)
C.1分(IPPON)
二、得分的判定是根據下列得分技術標準而決定:
(良好的姿勢)、(運動精神)、(充沛的技術運用)、(殘心)、(良好的時機)、(正確的距離)。
三、三分(SANBON)的判定標準:
A.上段踢技。
B.將對方以摔倒或掃倒,緊跟著一個有效的技術攻擊。
只有在使用空手道技術的意圖下,或是反擊對方的摔技、扭抱的情況下,才可抓住對方或摔翻對方。
為了安全的理由,禁止使用:《沒抓住對方的翻摔》《危險性的翻摔》《摔翻的支撐點高於臀部》但一般傳統空手道的掃腳技法,如《腳底出足掃》《腳背踢式的掃腳》《誘敵攻擊或防守之主動掃腳》等,不須要抓住保護對方。
對方被摔倒在地后,主審將給予攻擊者2至3秒的技術攻擊時間。
四、二分(NIHON)的給分標準:
A.中段踢技。
B.擊中對方的背部。
C.混合性的技術攻擊,每一單一的攻擊都合手得分標準(2支以上)。
五、一分(IPPON)的給分標準:
A.中段或上段直擊。
B.背拳….等所謂的Uchi擊。
六、攻擊部位:
(頭部)、(臉部)、(頸部)、(腹部)、(胸部)、(背部,不含兩肩)、(胸側面)。
判定勝負的標準
比賽結果決那一位選手先領先取得8分的差距或在時間到時,較高分者為勝。也可因”判定”(HANTEI)而獲勝,或因犯規(HANSOKU)、失格(SHIKKAKU)、棄權(KIKEN)而決定輸贏。
一、比賽結束,兩選手同分或都沒得分。由裁判小組以投票方式來”判定”(HANTEI)輸贏。判定(HANTEI)勝負的標準為(選手在態度、斗志、和力量的表現)。(戰術和技巧的嫻熟度)。(主動攻擊的次數)。
在個人賽中,如果雙方平手,可加上1分鐘的”延長賽”(ENCHO-SEN),”延長賽”是比賽的延長,因此所有的處罰,警告都得連帶進入”延長賽”中,先得分者為勝。如果雙方仍未得分,則以判定決定勝負。
二、在團體賽中,沒有”延長賽”(ENCHO-SEN),只有”平手”的判定。
三、在團體賽中,以獲勝人數最多之一隊為優勝,如果雙方獲勝人數相同,則二隊將『勝』與『敗』的選手之分數列入計算,總分最多的隊伍獲勝。
四、在團體賽中,如果雙方獲勝人數及總得分點數皆相同,二隊應派代表加賽,以決勝負,若加賽仍然平手時,則須進行1分鐘的延長賽,先得分者為勝;如果雙方都沒得分,則以判定決定勝負。
五、在男子團體賽中,先贏三場者,即可宣布為勝方。在女子團體賽中,先贏二場者即可宣布為勝方。
7、禁止行為(此處規定第一類犯規和第二類犯規,二類禁止行為。)
犯規
第一類犯規:
A.攻擊時過份觸及得分部位或觸及喉部(注:喉部是連”部觸”都被禁止)
B.攻擊手臂、腳、鼠蹊部、關節或腳背部位。
C.以開掌技術,攻擊顏面部位。
D.可以造成對手受傷之危險摔技或被禁止之摔技。
第二類犯規:
A.假裝受傷或夸大傷情。
B.屢次跑出比賽場地(出界JOGAI)。
C.沒有防衛自已的意圖(無防備MUBOBI)。
D.逃避戰斗,以閃避的方式讓對方沒有得方的機會。
E.抓住對方或意圖摔倒對方,但其本意并非真正的要使用空手道技術攻擊(企圖以抓住對方或靠近對方,讓對方攻擊時,因距離太近而無法得分)。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對方意圖先做出抓或摔的動作,或者想使用支軸點高過臀部的摔技時。(在此情況下,就可以以抓住對方或靠近對方,來做出防御性的反制。)
F.無謂的抱、扭、摔、推、看不出有真正技術攻擊的意圖。
G.未能節制的攻擊,罔顧對手安全。例如:使用摔技而不顧對手能否安全著地。
H.以頭部、關節或手肘攻擊對手。
I.以言語或其它動作刺激對手,不服從主審的命令,對裁判小組不禮貌,或其他的侵犯禮儀的行為。
8、罰則
一、第一類犯規與第二類犯規不可相互累積。
二、違反規則可直接處分,處分之后仍一再違反該規則時,須加重處罰。例如:第一次口頭警告選手觸擊太深,第二次再犯時不可以只有口頭警告。
三、罰則用語
A.口頭警告(CHUKOKU):初犯而且犯規輕微者。
B.警告(KEIKOKU):對在該場比賽已被判一次口頭警告者,或犯規程度還不到被判犯規注意的程度者,被處罰的選手喪失一分。
C.犯規注意(HANSOKU-CHUI):對在該場比賽已被判一次警告者,或直接對犯規嚴重,但還不到被判犯規的程度者。處以此種處罰,被處罰的還手喪失二分。
D.犯規(HANSOKU):對很嚴重的犯規或在該場比賽已被判一次犯規注意者,選手將被判輸掉該場比賽。
E.失格(SHIKKAKU):選手有不服從主審的命令、行為惡劣、犯行有損空手道威望、其他違犯到空手道規則及大會比賽的運動精神者、主審必須知會裁判委員會而作出”失格(SHIKKAKU)的判決。
比賽中之受傷和意外事件
一、選手跌倒、被摔倒、或被擊倒,在10秒內無法站起來,是不適合繼續比賽的,自動地喪失該次大會自由對打比賽的權利。
選手跌倒、被摔倒、或被擊倒而不能立刻站起來,主審必須吹哨子做信號計時員,開始10秒的倒數計時。同時呼叫醫師前來。當主審舉起手臂時,計時員就立刻停止計秒。
二、經由大會醫師宣布不堪出賽之受傷選手,不得再參加所有的對打賽。
三、受傷選手因傷而獲勝,如無大會醫師的許可,不得再賽。若該受傷的選手,第二場同樣的又因對手失格而再度獲勝時,此選手就不得再參加此進行中的賽程。
四、選手受傷時,主審應立即叫停并請醫師診查。醫師僅做診斷和治療。
五、受傷的選手只有3分鐘的時間接受治療,如果治療無法在3分鐘內完成,則主審要決定是要判此選手不適合繼續比賽或者決定要再延長一點治療的時間。

場館
1. 比賽場地必須是平坦且無危險。
2. 比賽場地必須舖有正方形的墊子。
3. 比賽場地為每邊8公尺長的正方形(自邊緣量起),場地可以提高至高於地面1公尺,而所提高的場地至少10公尺,以包含比賽場地及安全范圍。
4. 距比賽場地中心點1.5公尺處,劃上1公尺長的二條平行線并與主審線或垂直,是為比賽選手之位置。
5. 距比賽場地中心點2公尺處劃一條0.5公尺長的線,是為主審的位置。
6. 監察員的位置設於計分員與計時員中間。
7. 比賽場地內線一公尺處劃一正方形,內外以不同顏色區分或虛線表示。
服裝
1. 選手須穿著白無標記、無條紋及無滴邊之空手道服。只有國家標誌或該國國旗可使用於道服之左胸且直徑不得超過10平方公分,僅有道服之原製造廠國旗可使用於道服之左胸且直徑不得超過10平方公分,僅有道服之原製造廠商可將其商標置於上衣之右下角及長褲之腰部。此外,由籌備委員會指定之號碼布須著於背部。白帶及紅帶約5公分寬,打結后每邊約留有15公分長度。
2. 道服以帶子在腰間繫緊時,長度至少須遮蓋臀部,但不得長過大腿中間。女性選手可於道服裡穿上白色之T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