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功夫網訊 2010年12月4日,紀念意拳宗師王薌齋誕辰125周年王薌齋學術思想研討會暨《拳學宗師王薌齋文集》首發儀式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會堂隆重舉辦。
該活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東方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薌齋意拳發展中心、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香港意拳學會主辦,中國紅十字基金仁愛自然醫學專項基金支持,北京市武術協會、北京武術院國際意拳培訓中心、北京人文大學武學院、湖南省武協大成拳研究會、香港國際功夫聯盟總會王薌齋意拳養生研究會、香港國際意拳武術研究會協辦。武協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意拳(大成拳)名家、門人,各兄弟拳種名家、代表人物,各大媒體等各界人士齊聚一堂。
出席活動的領導有原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秘書長、亞太氣功協會會長李之楠,中國武術協會傳統武術研究組副主任劉普雷,北京武術院副院長張有峰,原北京市武協秘書長毛新建原《中華武術》主編昌滄等;意拳界名家有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北京宗勛武館館長姚承光,“意拳亞圣”姚宗勛早期弟子白金甲,原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薄家驄,北京武術院國際意拳培訓中心總教練崔瑞斌,意拳名家王斌魁之子王永祥,王薌齋先生次女王玉芳高足李全有,香港國際武術意拳研究會負責人金桐華等,以及來自河北、山西、云南等地的意拳代表人物楊鴻塵、張云森等;參會的其他拳種代表人物有北京武協九翻拳道研究會會長張大為、副會長洪志田,北京市武協八卦掌研究會會長高繼武,原四民武術社社長牛寶貴,綿掌武術社社長喬秀川,北京市武協臨清潭腿研究會會長隋世國,北京大學武術教授陳占奎,世界截拳道發展聯合會主席石天龍,歐洲武術聯合會傳統武術委員會主任皮特·奧蘇赫等;還有新華社、《全球功夫》雜志、《武魂》雜志等各大媒體。大會由著名學者、北京意拳研究會秘書長李敏生主持。
一代宗師、意拳創始人王薌齋先生,1885年生于河北深縣魏家林村,少年師從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美譽的形意拳大師郭云深學習形意拳,因其終年苦修苦練,寒暑不輟,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睞,故盡得郭老畢生拳學之精髓。弱冠之年,已成為一代名師。他在學拳之始,就不拘泥于拳術的派系門戶之見。他認為:我國拳術歷史悠久,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有成就的拳術家,都具有不同的風格與特長。這正是我國拳術所以源遠流長、繁榮興旺的原因。先生對拳理的著眼點并不是一技、一得的局部學識,他用畢生精力探索和研究拳家學術領域里的真諦。為尋求拳術精髓,他游歷大江南北,遍訪高人,對大量搜集來的第一手材料加以整理、研究之后,創建了"意拳"。這是先生多年心血的結晶。意拳的創建無疑是我國傳統武術的一次重大革新。意拳重在健身與技擊兩面個方面。健身鍛煉要求"順乎自然,合于需要"。具體地說也是應該符合人體生理機制和所應達到的功能狀態。因此先生指出:重要在于"凝神定意、舒適自然"。同時使從事鍛煉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得到改善,使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在拳術鍛煉方面,意拳的創建摒棄了延習數百年的"套路"和"固定招法",返樸歸真,顯示了我國拳術的原貌并賦以新的理論內容。意拳認為:拳術鍛煉如果只著眼于技擊的技術和技巧,只偏于某一姿勢或某一招式的刻板方法,就會背離拳術的總體要求。薌齋先生所總結和倡導的訓練方法,不僅豐富了我國傳統拳術的訓練法,而且對現代體育運動同樣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王薌齋先生高徒,拳擊摔跤雙料冠軍卜恩富先生的女兒卜志起為大會獻上花束。香港著名實業家、亞洲武術聯合會第一副主席、國際武聯執委霍震寰先生因事未能參會,他特地發來賀電,祝大會及各項活動圓滿成功。中國武術協會傳統武術研究組副主任劉普雷作為中國武協代表,代表高小軍主席向大會表示祝賀。九旬高齡的李之楠先生青年時體弱多病,在針石無效的情況下歲王薌齋先生習練意拳站樁功,身體迅速康復,后來繼續跟隨薌老次女王玉芳老師學習意拳,造詣頗深,他以動情的語調回憶了追隨薌老的歲月,并總結出薌老的五個第一:一、上世紀30年代第一個打敗日本人,揚我國威的人;二、第一個創立意拳這一沒有套路,直指武學核心的優秀拳種的人;三、是當年第一個擔任大學武術教授的人;四、第一個無私地公開自己拳譜的人;四、王薌齋、王玉芳、金楸華三代人都在中山公園傳播意拳,是武術界的唯一。北京武術院副院長張有峰對大會表示祝賀,并建議意拳門人踴躍參加武術比賽,報考武術段位制。新華社監察局副局長褚玉龍,姚宗勛大師之子、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姚承光,王玉芳老師女兒金楸華分別講話,對薌老的成就進行歸納,并對意拳的發展前景作出總結規劃。
作為大會特別支持單位的中國紅十字基金仁愛自然醫學專項基金委員會秘書長王梅涵女士,同時也是王玉芳老師的弟子,她發表講話,指出為了表彰為意拳發展做出貢獻的人們,大會設立了各種獎項。終身成就獎由意拳第二代傳人、德高望重的王玉芳、于永年獲得;特別貢獻獎由首個將意拳引入高校的北京人文大學武術院以及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下,堅持不懈推廣意拳的香港國際武術意拳研究會獲得;特殊貢獻獎有多年以來為意拳做出貢獻的知名學者李敏生獲得;新秀獎由劉普雷老師得意弟子、在綜合格斗項目中屢獲佳績的“中國第一美女拳手”唐金獲得。
崔瑞斌、姚承光、王永祥、薄家驄、楊鴻塵、吳燮旭等意拳名家發言,對薌老的成就做出高度評價,并就意拳的理法進行講解。張大為、牛寶貴、高繼武、李孟然、石天龍等各拳種代表人物發言,表達了對薌老的敬意和對大會的祝福,并贈送了字畫。
(攝影 博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科會堂

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秘書長、亞太氣功協會會長李之楠

中國武術協會傳統武術研究組副主任劉普雷

北京武術院副院長張有峰

主持人李敏生

王薌齋遺像

北京武術院國際意拳培訓中心總教練崔瑞斌

原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薄家驄

北京市武協意拳研究會會長、北京宗勛武館館長姚承光

原《中華武術》主編昌滄

截拳道聯盟主席石天龍

牛寶貴(左) 喬秀川(左2)洪志田(左3)



北京武協九翻拳道研究會會長張大為(右)贈送字畫

歐洲武術聯合會傳統武術委員會主任皮特·奧蘇赫

特警教練陳德勤


